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广东财政新闻联播

广东省广州市:高质量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

  广州市预算绩效管理历经十多年的沉淀,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不断形成新经验、深化新认识、贡献新方案,特别是在预算绩效管理框架与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新的突破,全力推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在我市落地见效,逐步构建起走在全国前列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公开”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一、理念引领实践创新,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不断深化

  广州市从2004年开始探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全国最早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城市之一,并后续改革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新的绩效理念。早期,基于“花钱必问效”的微观绩效管理理念,广州从花钱目标的计划性、花钱过程的可控性、花完钱后的效率性等方面入手,开始了从事后绩效评价到事前预算评审、绩效目标管理、事中绩效监控等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和实践。之后,向以“财政管理”为基础的中观绩效管理理念推进,从提高财政管理效益的角度出发,通过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加强预算公开透明等措施,致力改变预算绩效管理单独于其他财政管理工作的局面,将财政管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统筹规划。近年来,为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广州市朝着基于“政府治理”的宏观绩效管理理念发展,开始试点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在十几年的实践摸索过程中,广州预算绩效管理的引领理念产生深刻变化,推动广州预算绩效管理由支出项目拓展至部门整体、由事后评价延伸至预算管理全过程、由一般公共预算覆盖至全口径四本预算、由市本级为主转向市区镇三级同步发展,逐步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二、多点协同精准发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加速落地

  (一)抓住“部门整体”这一关键点,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是连接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枢纽。我市自2016年启动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试点,以预算部门履职尽责为部门整体绩效指标设置出发点,围绕部门落实中央、省、市核心任务,建立“部门职责—工作任务—支出项目”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体系,每个层级均设置绩效目标和指标,既促进部门优化年度业务计划和整合专项资金设置,又为开展部门整体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提供依据。构建与部门整体管理相适应的绩效指标体系,汇编各项指标1.1万多个,实现政府预算、部门预算、项目(政策)预算指标体系建设的全方位管理格局,在各行业主管部门构建起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按照“部门整体+重点项目+关联项目”模式开展部门整体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对部门整体支出和重点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实施程度和支出进度同时实施监控,实现绩效目标运行与预算执行同预警、同通报、同反馈、同提高;对部门主要履职、财政资金管理、部门预算执行、绩效目标实现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价,通过实施部门自评和第三方评价实现部门整体评价全覆盖,明确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2019年,广州将上述做法推广至市直所有预算部门,在全国率先构建起部门整体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二)构建“制度体系”这一支撑点,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经过多年实践,我市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渐成体系,形成以《广州市预算绩效管理办法》为主体,涵盖目标管理、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四个环节及内部管理的“1+5”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框架体系。其中,《广州市预算绩效管理办法》于2019年7月进行修订印发,融入中央、省、市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政策精神以及我市近年来实践经验,增加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公开”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开展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建立事前绩效评估机制等内容;五个配套管理办法(规程)分别规范各环节绩效管理、明确局内部绩效管理分工和工作流程等。2019年,广州市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的改革部署基础上,出台《广州市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广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三)找好“区域协同”这一着力点,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近年来,我市加快构建市、区、镇三级联动机制,加大对区、镇预算绩效管理指导和考核力度。各区在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绩效信息公开等环节取得突破,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方面形成较为规范完整的机制,基本建立以项目支出为主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并推出签订绩效目标承诺书、开展政策性评价、评价结果与公用经费挂钩等一些特色做法。2019年3月,广州市推进区、镇全面实预算绩效管理经验交流现场会议对各区、镇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作总动员、总部署,要求各区、镇提高站位、全面提速、统一步调、务求实效,做到统一、协同、均衡推进本地区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推动我市同步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公开”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同时,《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各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通知》印发实施,从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开展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推进部门整体绩效管理、夯实项目(政策)绩效管理、做好绩效信息公开、建立层级绩效管理联动机制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通过推动市、区、镇预算绩效管理协同发展,有力促进全市预算绩效管理实现财政资金、预算部门、管理区域全覆盖。

  (四)瞄准“信息公开”这一切入点,促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2009年,广州在全国开创部门预算公开之先河。秉承公开透明的理念,我市全面推进预算绩效信息公开,以公开促绩效、以公开促管理。近年来,我市建立常态化公开机制,每年在广州市政府网站和广州市财政局网站同时公开由市财政局组织的各项绩效评价结果。绩效目标公开实现全覆盖,2019年我市在政府预算层面公开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等四本预算绩效目标,在部门预算层面公开所有预算部门的部门整体和支出项目绩效目标。同时,我市于2008年在全国首创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年度财政支出绩效情况的制度,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每年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后,各预算部门根据审议意见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形成反馈、整改、提升水平的绩效管理良性循环。

  三、强化应用力求实效,预算绩效管理效果日益显著

  (一)实施绩效目标评审,在预算编制源头严格把关。在2019年度实施以绩效审核部门预算,11个市人大专题审议部门核减率为10.5%;评审11个部门及其重点项目均设置绩效目标及3个以上绩效指标,量化指标占比63.57%。同时,选取98个支出项目实行预算金额、绩效目标双评审,对绩效目标设置较差、指标设置不够科学的项目取消2019年预算安排,核减无效低效资金比例达17%。通过部门整体与项目绩效目标同步评审,明确“部门职责-工作任务-支出项目”三级绩效目标,再围绕部门绩效目标综合考量部门预算总体安排,坚决取消无效资金,削减低效资金,使部门预算安排紧扣部门主要职责,财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

  (二)实施部门整体监控,促进部门预算高效执行。2018年年中广州市财政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人大重点审议的11个部门开展整体绩效监控,并根据监控结果对部分部门、重点项目年度预算进行调整。同时,各部门还据以对与预算执行不匹配的绩效指标作出调整,如:市环保局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等2个部门对部门职责的总体绩效指标进行调整;市文广新局、市环保局、市国资委、市商务委等4个部门对本部门工作任务的绩效指标作出调整;市教育局等4个部门的重点项目绩效指标也进行调整。通过以部门监控为基础、紧盯重点项目,对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实施“双监控”,及时纠正执行偏差,助推部门预算及各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三)实施绩效重点评价,为预算安排提供重要参考。2016-2018年,广州市财政局对28个重大项目实施重点评价,比较评价期次年度预算金额和被评价年度预算金额,削减预算幅度达到39.7%,其中还有13个项目根据第三方评价报告提出的意见建议作出政策调整,以绩效调预算、以绩效调政策的机制初步建立。广州市通过“部门整体+重点项目+自评复核”多层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在全面反映部门整体绩效情况的同时,紧盯涉及部门履职的重大政策和核心的重点项目,形成点面结合、重点突出的评价格局。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