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岱山财政巧用“加减乘除”书写营商环境新答卷
266项惠企政策出台、“10+X”政策体系构建、“即享即兑”等惠企政策兑现新模式推行......近年来,岱山县巧用“加减乘除”法,坚持“稳”字当头,强化问题导向,不断提高惠企政策兑现效率和速度,破除兑现机制障碍,推动惠企政策直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出好环境,惠企政策不断完善。针对企业获取政策渠道窄、碎片化、不全面等问题,在政策支持上做“加法”,推动惠企政策“一网集成”,打造“10+X”政策体系,规范集成惠企政策推动集中兑现。各主管部门按照“谁制定、谁梳理,谁实施、谁清理”的原则,对当前有效期范围内的惠企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并对企业进行走访收集问题,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由起草单位将需列入整合范围的政策统一纳入“10+X”政策体系,共梳理出财政惠企业政策266项。及时在惠企政策平台发布梳理完毕的产业政策,提升政策上线率、知晓率,动态调整新增及失效的政策,实现政策到企业“畅通无阻”。
二是“减”出高效率,政务服务不断升级。针对企业兑现政策环节多、耗时久、成本高等问题,在业务流程上做“减法”,实行一窗式受理,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兑现效率。各主管部门优化各项惠企政策申报指南,突出“简洁易懂、方便快捷”原则,加快实现企业政策奖补兑现环节最简、材料最少、时限最短。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惠企政策“算法化”,为企业精准生成“画像”,实现惠企政策“个性化定制推送”,第一时间将惠企政策推送至相匹配的企业,实现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2023年以来累计推送给新设企业320家次,招投标企业1625家次。
三是“乘”出新活力,资金保障不断提升。针对惠企资金拨付不及时、不精准等问题,在资金拨付上做“乘法”,创新惠企政策兑现新模式,分离资金审核和拨付环节,实行资金授权支付模式,助力惠企资金拨付提速增效,缓解企业资金链压力,激发企业发展动力。明确资金拨付流程,压实压细环节责任,由各主管部门于每年年初根据年度估算统一向财政部门提出资金申请,财政部门根据上级资金下达时间、年初预算安排分批将指标提前下达至各主管部门,各主管部门应在一个工作日内在授权支付范围下完成惠企政策资金兑现拨付工作。2023年以来,已授权支付各项企业补贴资金6383万元,惠及企业91家。
四是“除”出高质量,法治环境不断优化。针对惠企政策兑现存在隐形门槛、障碍多等问题,在体制机制上做“除法”,破除兑现机制障碍,持续破解企业发展难题。细化兑现模式,将惠企政策兑现分为“即享即兑”“分批兑付”“年度统兑”三类,创新惠企政策兑现24小时“不打烊”模式,明确细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税务、海关、人行、统计等各单位职责分工,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资金报告制度,确保惠企政策精准直达、落地见效。2023年,已预拨“即享即兑”惠企资金950万元,后续将实行滚动更新模式,持续扩大惠企政策覆盖面,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