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云南财政新闻联播

云南省财政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 探索形成“3+3+3”改革模式
——以红河州开远市黑泥地社区为例

  2024年2月19日 来源:云南省财政厅办公室 

  近年来,云南省财政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决策部署,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要求,强化资金保障,探索推进以创新富民产业发展机制、村庄组团发展机制、乡村人才发展机制和乡村治理机制为主要内容的财政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支持各地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改革经验机制。红河州开远市黑泥地社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红河州开远市黑泥地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群众参与、民主议事、联农带农,以建设“经济强、环境美、百姓富”的和美乡村为目标,通过“3+3+3”举措,不断探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多举合力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不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社会和谐稳定,打开农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深化“三项”改革,强化利益联结促农增收 

  一是深化农村社区化改革。黑泥地社区深入探索传统村组向新型农村社区转变路径,面对改革及土地流转新政策,党员率先垂范,积极响应并及时开展政策宣讲活动,推动农村社区化改革顺利开展。目前黑泥地社区已成为集花卉、旅游等产业为一体,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农村社区,实现由贫穷落后到群众富足的华丽转变。 

  二是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使用土地,通过土地整理、开发、流转等方式,实现村内土地规模化利用。 

  三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成立黑泥地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与园区企业合作,用活联农带农机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将先进理念引入农业生产,发展建立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要生产力的农业产业提升体系架构,全面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居民从“下地干活”变“进园上班”,成为每天按时上下班、有固定工资收入的新型职业农民。此外,加上在园区务工,居民由原来单一的种植收入变为地租收入、务工收入“双增收”模式,有效促进居民群众稳定增收。 

  二、拓展“三项”股本,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动能 

  利用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多头发力盘活集体资产资源资金,不断创新优化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提升乡村发展水平。 

  一是推行“资源型”股本。黑泥地社区用好资源禀赋,将集体采石场出租给建材公司为集体经济增收。同时,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花海田园”模式,与园区企业合作种植黄花风铃木为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增收。 

  二是整合“资产型”股本。通过整合集体土地,以资产型股本入股企业发展集体经济;以出租场地的方式,与知花小镇酒店合作创办社区民宿;出租社区餐厅、公共食堂和集体房屋,为集体经济实现增收。 

  三是开发“资金型”股本。黑泥地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引导194户农户将分散经营的3422亩承包土地作价入股,以提供服务的形式入股企业开发资金型股本,不断提高“自我造血”功能。目前,社区为园区企业提供本地劳动力就业服务,企业按年支付社区股份红利,每年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 

  三、推进“三项”治理,打造和谐美丽村庄 

  以法治、自治、德治为主线,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三治并进”的乡村治理新路径。 

  一是强化法治建设,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以法治为核心,促进社会稳定。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用好用活“一村一法律顾问”,社区共划分网格9个,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二是夯实自治基础,激发社区有效治理活力。以自治为基础,激发社区活力。健全以社区党总支为领导的组织体系,通过“三会一约”及开展党员干部“讲给居民听、做给居民看、带着居民干”系列活动,拓展群众议事管事空间,提高群众参与集体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实现从“老大难”村到新型农村社区的转变。 

  三是厚植德治底蕴,革除陋习涵养文明乡风。以德治为抓手,培树文明新风。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有效提升了乡村德治水平。坚持“田园风光是农村最美的风景,瓜果蔬菜是农村最好的绿化”的理念,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全面乡村振兴的基础工作来抓,坚持每月17日和最后一日开展卫生大扫除,居民通过腾退空间自愿让出闲置地、房前屋后空地添绿增色,新增绿化7000平方米,打造小菜园2000平方米,种植芒果树300棵,打造“村在园中,园在村中”“产村融合”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