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南溪区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为积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建设,南溪区财政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好脱贫攻坚“接力棒”、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财力保障工作。
一是调整支持重点,保持投入稳定。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合理安排财政投入规模,区级财政投入4385万元,较去年保持总体稳定。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衔接资金4695.33万元,较上年增长1511.33万元。建立健全财政保障长效机制,调整支持重点,适当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和示范区倾斜,统筹推动非贫村均衡发展。
二是明确目标任务,规范资金分配。衔接资金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总目标、任务、要求,统筹安排使用,形成有效合力,发挥资金使用效率。在切实保障脱贫兜底保障的情况下,将产业发展好,村干部积极性高、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强等作为资金分配的主要因素。同时,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非贫困村发展产业、补齐必要的基础设施短板和乡村振兴规划的相关项目。
三是制定管理办法,完善政策措施。及时牵头制定了《南溪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衔接资金安排分配、使用范围、下达时限、监管责任、绩效管理、责任追究等做了明确规定,形成了措施有力、运行规范、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四是优化支持结构,重点保障产业。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及时帮扶,对监测帮扶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措施。围绕“美丽四川.宜居乡村”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酿酒专用粮和林竹、生猪、白鹅等“1+N”现代特色农业,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发展壮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明确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资金占比不低于资金总规模的50%,确保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支持必要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脱贫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产销对接和消费帮扶,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全面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五是创新监管方式,规范资金管理。强化“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实行全过程绩效管理,严格年度绩效考核,突出结果导向、问题导向、绩效导向,切实提高财政衔接资金使用效益。充分用好财政衔接资金监管系统,建立“制度+技术”的长效监管机制,实现穿透式监管,打通监管“明白了”。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