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加快推进惠民惠农补贴资金“阳光审批”系统建设
成都市财政局坚持惠民利民便民导向,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高站位谋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成都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蓉易领·一卡通”平台,推动阳光发放系统从“用起来”向“用得好”提升,加快阳光审批系统从“建起来”向“用起来”转变,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努力向人民群众交上满意答卷。
一、高站位谋划。聚焦群众申报领取财政补贴资金的难点痛点问题,统一规划建设全市惠民惠农财政资金补贴管理平台,134个项目纳入“一卡通”阳光发放,除省定项目、敏感项目和一次性项目外全面建设阳光审批系统。市级和区(市)县两级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锁定6月底、9月底和12月底三个时间节点细化时间表、路线图,实行“日研判、周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重点推进人社、民政、卫健、残联等15个部门补贴项目审批归集整合,全面打通数据壁垒、系统壁垒和层级壁垒,实现“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二、高标准设计。建立政策清单动态管理机制,编制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项目名录,常态化清理政策到期补贴项目,逐一规范项目名称、补贴对象、执行标准、执行期限等核心要素,实现一张“目录”管项目。按照“统一部署、分级公开”原则,6月22日市财政局公开全部67项市定项目清单,6月底前区(市)县全面完成本区域政策清单公开工作,让群众真正“知政策”“懂政策”。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着力简化审批单元,优化再造业务流程,做到办理时限“能压尽压”、申报材料“应减尽减”,全面推动由“阳光发放一卡通”向“阳光审批蓉易领”迭代升级。
三、高质量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数据赋能”,以“惠民政策精准送、补贴申报一次办”为核心,加快推进审批系统建设,深化拓展创新应用场景。依托统一身份认证和电子档案等基础支撑平台,开发身份识别、人脸识别、受理信息确认等功能,建立数据账户和用户信息授权机制,推动申报材料、数据资源共享互认,减少证明材料重复提交,让群众办事由做“问答题”向做“填空题”转变。创新设计特色智能应用场景,分步推进补贴资金申请、受理、审批、发放、监管全流程在线办理,精准识别受益人群和补贴政策“双画像”,变“群众找政策”为“政策找群众”。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