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江西财政新闻联播

宁都县:做好“四则运算”提升乡村振兴质量

  增加公共财政投入。近年来,该县乡村民生工程建设数量呈现出一条完美的上升曲线。今年,仅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就投入3亿元,其中80%以上用于农村。将大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产品的投入纳入县级财政支出范围,大力拓宽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面,提高支农支出比重,建立财政支农投入持续增长机制,并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导向作用,通过贴息、担保、民办公助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今年,该县农村民生建设项目由去年的200多项增加到270多项,使10余万群众受益。

  减少盲目重复建设。该县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不断完善由乡(镇)规划、村庄规划构成的纵向规划体系,形成由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住房建设规划、文体休闲健身场所规划、商贸服务规划等构成的横向规划体系,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大大减少了乡村建设的盲目性和重复性。

  倍增资源全民共享。该县着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为主、社会资金援助为辅,逐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新建及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校舍面积,进一步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同时,该县按照每村“一室一场一屋”的目标,加快基层卫生室、文体广场、农家书屋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10分钟医疗圈”“10分钟文娱圈”“10分钟健身圈”,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看病保健、就业指导、文体娱乐等公共服务,不但大大减少了支出,而且享受到了优质生活资源,促进了社会公平。

  幸福指数几何提升。该县以优势资源为依托,按照乡、村产业发展特色,科学布局产业、定位产业、发展产业,推动特色产业园、乡村旅游观光园等新型社区建设;发挥文化能人的作用,打造特色文化乡、村。如今,全县建设特色产业基地70多个,组建文艺协会50多个。经济收入的增加、生活质量的提高、公共服务的增多、社会保障的完善,让广大农民真切地感受到了幸福指数的提高。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