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河南财政新闻联播

河南郑州财政累计拨付资金33.4亿元支持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

  7·20郑州特大暴雨灾害发生以来,郑州市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把防汛救灾及灾后重建作为当前首要工作,强化政治担当,加强资金统筹,切实做好资金保障,累计拨付资金33.4亿元。

  一、完善资金统筹机制。建立资金统筹机制,按照郑州市委市政府要求,由郑州市财政牵头,会同市应急局、市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等部门,根据各县市区受灾情况,全面统筹安排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本级资金、非定向捐赠资金使用。建立内部协作机制,7月20日当天成立了由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预算、国库、企业处、社保处等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并安排专人进驻防汛抗旱指挥部,确保财政工作与全市防汛救灾整体部署同频共振。及时向社会公布财政捐赠账户,建立财政接受捐赠账户,通过“郑州发布”平台及时对外公布,先后接受杭州市政府、温州市政府及各类企业、单位捐赠,截至7月30日,全市财政账户共接收捐赠资金5514万元。

  二、科学高效分配资金。开通绿色通道,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在全市电力、网络受损的情况下,采取预拨方式,开通支付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切块下达防汛救灾资金,确保首批防汛救灾资金及时到位。深入基层调研,班子成员带队分赴巩义、中牟、新郑、新密、荥阳、登封等县(市),在督导救灾资金使用的同时调研灾情损失情况;与中原、管城、二七区等市区财政部门座谈,了解各区受灾情况,根据受灾人口、区域面积、小区数量等,采取因素法据实调整救灾资金分配方案。把握阶段重点,根据救灾工作进展,及时调整思路,把工作重点由防汛救灾转为灾后恢复重建,主动对接市农委、城建、交通、资源等相关部门,汇总分析各领域受灾情况及灾后重建所需资金情况,综合考虑受灾人口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水毁工程重建、工矿商贸损失等多种因素,细化资金分配方案,确保救灾资金使用有的放矢。

  三、加强财政政策研究。建立工作专班,成立防汛救灾资金统筹分配、灾后重建恢复政策研究、农林水灾后重建恢复生产、主城区基础设施灾后重建及修复、灾后重建融资保证、党建引领防汛救灾工作等6个工作专班,建立健全科学、务实、管用的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机制。研究出台惠民帮扶政策,联合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局、市大数据局等部门,出台《郑州市车辆受损报废的车主购置新车补贴办法》,对在本次水灾中受损报废的郑州本地牌照(豫A和豫V)民用汽车,车主本人重新购置新能源车辆时给予10000-15000元的补贴;支持推动公交车、共享单车免费等政策实施。同时,积极研究梳理支持灾后重建的财税政策,并适时予以公布,助力生产生活恢复正常秩序。

  四、严格规范资金管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救灾捐赠资金使用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确保使用规范。完善制度机制,印发《郑州市财政局关于做好全市防汛救灾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规范资金接收、管理、使用。及时向区县(市)转发《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加强防汛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紧急通知》,全面加强防汛救灾资金管理。加强督导检查,会同市纪委监委成立督导组,对全市防汛救灾资金及物资管理使用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严肃财经纪律,坚决杜绝不按规定管理使用、挤占、挪用、截留、滞留资金等现象。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