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紧“钱袋子” 打好“铁算盘”
——河北省廊坊市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纪实
河北省廊坊市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学图书馆里,各种书籍琳琅满目、书香四溢。沙沙的翻书声中,学生们接受着知识的滋养。
“以前学校的图书馆就是一个‘藏书阁’,环境不好,鲜有学生来借阅。新建成的图书馆整合成为集教育资源、教学实践、创新教学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教育设施,满足了同学们的需求。”管道局中学校长孙英杰说。
唤醒“沉睡”的图书馆,这得益于廊坊市的预算绩效管理改革。2019年,通过专家评审和社会民意征集,全市教育部门有新建图书馆等7个项目正式列入预算绩效竞争性评选项目,涉及资金2397万元;2020年,竞争性项目范围扩至教育和农业两个领域,共安排19个项目,涉及资金3200余万元。
自2019年被河北省确定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设区市试点以来,廊坊市从试点破题到扩面增量,从单项突破到体系构建,从模式创新到流程再造,以绩效促管理,向绩效要财力,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预算绩效管理之路。
把好预算“头道关” 让资金用在“刀刃上”
今年6月,廊坊市公安局申请设立“警务站勤务辅警招录项目”,拟招录300名辅警充实警力,预算金额为1656万元。经过事前绩效评估,专家组建议招录50名辅警,预算规模随之调整为272万元。
从300人缩减到50人、从1600多万元到200多万元,这背后原因是什么?廊坊市警务站目前有50名在职民警,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民警、辅警按1∶5的比例配备,最多能够配备250名辅警,除了目前已有的200名,最多还能招录50名。
“一开始我们很不服气,经专家解释后终于明白,的确配不了那么多辅警。这件事让我们感到花钱确实比以前难了,从而促进我们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廊坊市公安局警务保障处处长赵征表示。
“花钱比以前难了。”这不是公安部门一家的感受。
2020年,廊坊市首次组织对生态环境局实施整体事前评估,涉及190个申报项目、金额2.88亿元,评估组分析和论证后,审定1.66亿元、审减1.22亿元。2020年,该局支出进度达到90%以上,为近年来最好。
“资金量减了四成多,生态环境工作却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四级调研员岳玉军深有感触地说,“原来我们对预算绩效很困惑。经过一年多的实践,部门在绩效目标设定上更加精细化、更有指向性了。”
受近年来经济下行影响,廊坊市预算平衡难度不断加大。其中,新增项目是预算审核难点,这类预算控制不住,申报规模就会无限扩展。
2021年,廊坊市财政局首次将事前绩效评估和绩效目标指标作为预算申报的“双要件”,坚持“前评不通过,资金不安排”原则,从源头打破基数概念;坚持“目标讲不清,项目不入库”原则,将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预算“同步提交、同步会审、同步批复”,把好资金使用“头道关”。
在2020年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市本级预算编制过程中事前绩效评估全面扩围提标,所有新增政策和项目不分金额大小,全部开展事前绩效自评估,实现“无评估不新增”。廊坊市财政局组织开展了4个部门整体、1个信息化运维专项,以及新增重大政策和项目的事前绩效评估,涉及项目共计419个、资金12.78亿元,最终审定6.87亿元、审减5.9亿元,审减率为46%。
廊坊市财政局预算科科长刘海鹏介绍,经过两年多实践,该市目前已将四本预算全部纳入绩效目标管理范畴,实现所有项目、所有资金绩效目标填报全覆盖,并组织第三方对重点绩效目标进行重点审核。
“在市本级预算编制‘一上’阶段,共有涉及27.5亿元的多个项目被挡在库外,从源头上提升了资金效益,初步实现了预算收支平衡,预算编制效率比往年大幅提升。同时,我们首次启动使用了全年编预算工作机制。”刘海鹏说。
廊坊市财政局副局长程广翔告诉记者:“通过‘评估+评审’,撕开了传统粗放资金管理理念和预算分配固化格局的一道口子,在大量节约财力、展现绩效的同时,也有力推进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整体工作。”
把好项目执行关 让每项支出见实效
“拿掉”效果不好的项目,还要保障优质项目高效执行。多年来,执行慢、支出难、结余多是财政资金管理的难点。而做好预算绩效监控,既可以避免一些部门年底“突击花钱”,也可以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
为此,廊坊市创新构建“部门支出承诺”和“绩效运行监控”双轨制,严把资金投入效果和项目落地情况关口;专门出台文件,形成了“部门日常监控+财政季度监控”双监控模式,持续完善对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监控。
在实践中,廊坊市财政局一方面将支出承诺制作为预算执行进度监控的主要抓手,逐步完善并写入文件进行固化落实;另一方面,要求部门对所有专项项目开展日常监控,财政部门从每年二季度开始,在每季度末组织对重点预算项目开展监控,并进行督导纠偏。
2020年,依据上级对房地产调控的要求,某建设部门申请设立监控信息化平台项目。
“在中期监控中,我们对照绩效目标设定和阶段性工作完成情况,评估发现该项目实施进度明显滞后。”廊坊市财政局绩效科科长赵勇介绍说,为此,廊坊市财政局建议,根据指标任务的完成时间节点,每月对工作任务进行提醒,对该项目政府购买服务合规性进一步开展审核。
2019年,在批复部门预算后,所有部门同市政府签订支出承诺书,廊坊市财政局从中选取138个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运行监控和执行进度监控;选取4个专项项目开展中期绩效评估,对于绩效运行偏离的进行约谈或发放督办卡,直至收回财政资金。
2020年,选择资金量大、社会关注度高的201个重点项目进行督导,并选取4个项目开展中期评估,收回低效无效资金5.5亿元。
“在整个监控过程中,注重纠偏止损,既达到了减少低效投入、提高资金效益的目标,也加快了资金支出进度,促进项目落地见效。”程广翔强调。
把好项目监督关 让资金效益最大化
某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绩效目标有绩无效,未对年度主要工作内容进行阐述;某专项经费政策需求调研论证有待进一步深入,政策问题与需求导向不够明确;某产业化创新引导政策资金投入效果不突出,没有达到政策资金绩效目标要求……廊坊市财政局在事后绩效评价工作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为提升绩效评价质量,廊坊市在实践中形成了事后落实“双清单”制度。“双清单”是指评价任务清单和结果应用清单,要求所有项目评价,一开始就要带着问题评,明确评价任务,并提出具体的结果应用意见。
赵勇介绍说,近两年,廊坊市本级所有专项实现绩效自评全覆盖。去年,对82个部门、152个项目自评结果进行复核,复核等级为“中”和“差”的项目占比达17.86%。
2021年,选取38个政策和项目、5个领域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资金42.7亿元。其中,4项政策评价结果不佳,一项政策评价结果为“良”;30个预算项目评价结果多为“良”或“中”,无“优”级项目。
“我们实行绩效科和预算科合署办公。首次汇总形成了评价结果应用清单,对相关政策和项目分别提出优化调整、核减预算、不予安排预算、政策清退等具体调整意见,预算科根据评价结果压减2021年度预算资金3.52亿元。”赵勇说。
此外,廊坊市研究出台了绩效信息公开办法,对公开范围、公开渠道、公开方式等进行明确规定,要求市直各部门将绩效目标纳入预算公开范围。2020年,实现了部门所有专项项目绩效自评全覆盖、全公开。
“实践证明,评价结果应用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通过一系列举措,绩效评价工作真正实现了由‘任务式评价’向‘实效式评价’的转变,达到了压减预算、调整政策、提升效益等目标。”程广翔说。
市县一体推进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绩效”高
廊坊市还坚持市县一体、全域推进,将所辖区县划分为南北中3个片区,每个片区打造一个绩效管理“样板”,用示范带动薄弱地区加快补齐短板。
“我们在整体事后评价的基础上,对2021年的项目申报进行事前评估,5个镇共申报600余个项目,总金额近7亿元,通过评估后,审减项目300多个,审减金额达到56%。”大厂县财政局副局长张有为表示。
目前,廊坊市所有县级财政局均已成立专门机构,并不断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结合实际进行各具特色的探索。其中,固安、永清等县实现了部门整体自评全覆盖,霸州市对12个重点部门开展整体重点绩效评价,安次区选取6个部门试点开展部门整体绩效自评及重点评价工作等。
市县一体推进,是廊坊市在实现全过程绩效管理的基础上,为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廊坊市近年来创新方式方法,先后开展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部门整体绩效管理等创新工作,以赋予部门更多管理自主权,不断拓宽广度深度。同时,将所有层面、所有资金纳入绩效管理,对三本预算、政府投资基金等开展绩效评价,尝试开展成本绩效评价,推进政府层面预算绩效管理探索。
经过不断探索创新,全市预算绩效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2019年3月,廊坊市被确定为河北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设区市试点。两年多来,该市陆续出台近20项制度并形成制度体系,明确将绩效纳入职能部门效能考核;将绩效指标作为关键点,构建绩效标准体系;将引智建库作为支撑点,增强改革后劲。招标建立中介库,制定印发《第三方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办法》等。尤其是创新“预算绩效讲绩效、引入专家‘啄木鸟’”,今年委托专家对有代表性的40份评估报告和50份评价报告进行全面再评审。
“廊坊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非常快、特别扎实,最突出的感受是绩效工作有‘绩效’。”内蒙古前沿投资咨询公司副总经理闫利平说。
数据显示,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工作以来,廊坊市县级层面通过事前绩效评估,共计审减资金71亿元。
“两年多来,我们不断把预算绩效改革引向深入,主要完成了三个方面的转变。”廊坊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姚振辉表示,一是预算绩效从“软要求”到“硬约束”转变;二是部门编预算从“重数量轻质量”到“绩效优先”转变;三是部门项目从“散碎小”到“集中财力办大事”转变。“全面优化了支出结构,坚决清退了一批内容陈旧、投入重复的政策,砍掉了部门低效无效项目,节约出宝贵资金投向全市发展重点领域。”姚振辉说。
看紧“钱袋子”,打好“铁算盘”,农业、环保、医疗……一笔笔资金注入民生领域,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廊坊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何维军表示,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就是改变预算资金分配固化的格局,廊坊市用制度规范“分钱”,保证“花钱”效果,让财政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
凭借突出的改革成效,2020年,廊坊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被河北省委改革办确定为全省第一批复制推广的典型改革经验,2019、2020年连续获得全省预算绩效管理考核“优秀”等次,所辖县多数也进入“优秀”等次,受到省财政厅通报表扬。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