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漳县财政:“四轮驱动”跑出加速度
2019年以来,临漳县围绕邯郸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把握“稳中求进、底定超干”总基调,抓招商建项目、培名企树名牌、优环境促创业、综合施策增收,以“四驱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跑出追赶超越的加速度。1—6月,财政收入完成54860万元,占年任务的53.2%,税收占比达到90.3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9223万元,占年任务的50.3%,税收占比达到81.95%,实现财政收入双过半。
持之以恒抓招商,项目竖起顶梁柱
为彻底扭转工业产值、人均财力全市落后的困境,临漳县树立抓发展就要抓项目、抓项目必须抓招商的发展理念,全力以赴优环境,不遗余力上项目,为财政实现快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去年以来,共洽谈项目360余个,其中思德来钢制家具生产项目、昊瑞农机产业园、招贤绿色建筑科技产业园等30个项目签约落地,并实现开工建设,合同引进资金超90亿元,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大动能。
该县坚持以奔跑的姿态抓项目推进,实行县级领导包联、责任单位代办等推进机制,协助项目业主解决前期跑办、建设推进、投产达效等方面问题,推进项目快速落地、及早达效。深化简政放权改革,80%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35个常办事项申报材料由原先314件精简到231件,“一趟清”和“不见面”事项达到149项,办结时限由原来的852天压缩至159天,审批时限缩短了80%以上,有效释放了市场活力。
项目建设经过多年积蓄,临漳县由拔节孕穗期成长到开花结果期,成为经济增长新的爆发点。2018年,该县纳税百万元以上企业达到100家,贡献税收5.69亿元,税收同比增长30.5%。五粮液永不分梨酒业、邯钢临漳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财税贡献占据了财政收入半壁江山。
培树名企名牌,抢占市场先机
曾经的临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归零”,因此,全县上下培树名企名牌的愿望强烈,成立全县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支持企业扩大生产,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持续实施质量兴县、名牌兴企“双兴战略”,向外借力,向内挖潜,通过精准对接五百强、央字头、国字号企业和知名民企,一大批名企名牌脱颖而出。
昊瑞农机产业园项目拥有1项发明专利和7项实用新型专利;中节能生物天然气项目引进国际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成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企业的典范;五粮液永不分梨酒业销售收入直线上升,预计2019年缴纳税收1.3亿元;美临粮油项目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如今的临漳,名企名牌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品牌效益凸显。
随着一批龙头项目的引入,该县推动项目由单体裂变为集群发展,以一个品牌的创建,兴一个企业、带一片产业、强一方经济。依托邯钢临漳产业园等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带动配套企业聚集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
加强综合施策,确保应收尽收
该县坚持“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市场引导、全民动员”的原则,先后培育了临漳县创业孵化基地、天美创业孵化基地、方顺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基地,加大信贷支持、完善配套政策,入住小微企业300余家,通过转型升级,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做大做强一批潜在财源。
深入开展亲情招商、回归招商,推进“总部经济”建设,先后吸引森合高频焊管制管、九鼎饲料华北大区等项目入驻临漳,年可增加财税收入2亿元,有效拓展了税源。
临漳县还坚持以提高税收质量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要求,把财政收入作为县长办公会固定议题,实行每周调度,按月算账。县政府定期组织有关部门会商沟通,深入研判收入变化较大项目,尽最大努力,确保增长目标。
同时,财政部门会同税务部门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生产经营跟踪监测,全面掌握本地税源、税收潜力和新的税收增长点,逐行业、逐税种、逐项目分析研究税收征管中的薄弱环节和风险漏洞,研究制定强化征管措施,更好地把握组织收入工作主动权,确保财政收入均衡入库。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