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财政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
河北省承德市3年来累计整合各类涉农资金69.6亿元,实现124个贫困村出列、29.05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7.77%下降到7.85%。
承德市用制度筑牢扶贫资金使用“高压线”。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实行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一把手”负责制,落实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扶贫资金监管监督责任,扶贫、发改等部门扶贫资金监管和使用主体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落实资金监管制度,印发系列文件,明确扶贫资金使用范围、拨付程序等,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落实项目库建设制度,按照“资金跟项目走,监管跟资金走”原则,高质量建设脱贫攻坚项目库,对未入库项目原则上不安排资金,以分配机制倒逼责任落实,确保扶贫资金精准投放。目前,全市各贫困县均建立脱贫攻坚项目库,并对入库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承德市坚持需求导向,构建精细精准的教育培训体系。多渠道强化扶贫干部业务政策培训,做到高标准、全覆盖、重实效,累计举办培训班110场次、培训11997人次。建立健全市县乡(镇)村四级培训体系,重点对市直部门涉农人员,县乡(镇)党政领导,村书记、主任,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驻村工作队员,市县(区)扶贫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等群体,每年培训约5000余人次。
承德市逐步实现专项和普惠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全覆盖。强化绩效管理,建立健全“财政+部门+第三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将扶贫资金支持的项目全部纳入绩效评价范围,打造项目前、中、后评价体系,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累计完成评价扶贫重点项目32个、评价金额26.4亿元。强化结果运用,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资金分配、预算标准及政策调整的依据,对绩效评价结果差的原则上收回安排或调整安排,对绩效评价结果较低的减少预算安排或调整支出结构。强化管理创新,依托承德市阳光扶贫平台,利用好项目资金管理模块,及时掌握县(市)区项目实施单位的绩效目标、项目验收、资金报账等信息,切实提升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管实效。
承德市坚持问题导向,构建长效严密的风险防控体系。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巡视暨“一问责八清理”整改“回头看”等行动为抓手,防范扶贫资金风险发生。将扶贫专项资金廉政提示函随资金指标文件逐级下发,直至使用终端。县级扶贫资金使用主管部门对扶贫资金支付到扶贫对象个人、扶贫项目实施单位的,分别建立扶贫个人资金、扶贫项目资金联签联审“四联签”确认制度,严防支付环节风险。将扶贫资金投入规模和使用、涉农资金整合等作为监督检查重点和延伸领域,通过建章立制、挂牌督办、移交线索等方法,及时整改问题,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违法行为。目前,累计审查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件1256件,党政纪处分1745人,移送司法机关60人。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