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广东监管局以“三举措”
做好县级三保预算编制审核监督工作
县级财政“三保”预算编制是保障兜牢“三保”底线的首要关口、“第一公里”,是监管局开展地方财政运行监控的重要内容。根据《财政部关于加强地方财政预算收支管理做好县级“三保”工作的通知》要求,广东监管局通过落实“三举措”,认真做好广东省2022年县级“三保”预算编制审核监督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提前谋划,奠定“三保”预算审核基础。2022年省级“三保”预算审核试点地区由2021年的50个增加至67个,2022年“三保”预算审核时间紧、任务重。广东监管局提前介入,主动和广东省财政厅沟通协调,明确监管局嵌入地方“三保”预算编制审核工作的环节和方式,建立基础信息共享、审核意见反馈、后续落实跟踪等协作流程;积极组织审核人员参加广东省财政厅召开的2022年全省县级“三保”预算编制审核培训会,熟悉广东省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范围和标准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系统梳理“三保”政策规定,结合上一年度审核经验以及“三保”执行日常监控中发现的各类问题,明确审核要求、审核方式,确保市县财政局明晰口径,准确、完整编制预算,并准备好佐证材料供审核,奠定“三保”预算审核基础。
二是优化流程,强化“三保”预算审核协作。“三保”预算编制审核内容包括“三保”支出需求审核、预算编制审核以及可用财力审核,由于“三保”支出需求审核是预算编制的基础,是做好预算编制和财力编制的前提,县区财政部门须在经审核通过的“三保”支出需求的基础上编制“三保”预算和财力预算。广东监管局加强与广东省财政厅通力合作,采取“三保”支出需求和预算编制、财力编制分步审核方式,提前介入“三保”预算审核监督工作,同步对试点地区“三保”支出需求进行集中汇审。重点审核基础数据是否完整准确,保障标准是否符合国家和省级规定,是否存在不达标或脱离实际制定过高标准的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退回市县调整完善。
三是创新方法,提高“三保”预算审核效率。2022年广东省“三保”预算编制首次实施“数字财政”线上审核,实现“数字财政”在全省应用的实质性突破。广东监管局结合工作实际采取线上和线下审核相结合方法。一是广东省财政厅通过系统导出各地预算编制表及附件,以电子版方式上报进行线下审核。二是广东监管局直接到广东省财政厅驻点办公,利用预算一体化系统对县区“三保”预算编制审核,并动态跟踪掌握县区根据广东监管局审核意见完善情况。同时结合市县预算草案提交人大代表审议时间分批次出具审核意见报广东省财政厅下发市县督促整改,高效履行“三保”预算编制审核监督工作。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