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浙江监管局:以区县基层国企为切入点
“三个聚焦”做好国企改革调研
2020年以来,备受关注的国企改革迎来新一轮的提速升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浙江监管局根据财政部年初确定的调研选题方向,发挥监管局驻地优势,通过“三个聚焦”,对浙江区县基层国企如何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开展调查研究,提出管理建议。
一、聚焦“基层”,选择区县基层国企改革作为调研的对象和切入点
国企改革是一项持续性的重大工程,浙江监管局立足于国企改革调研的大框架,经过多次研讨,确定将最基层的区县国有企业改革作为调研选题的切入点。首先,以此为切入点,抓住了基层国企这个牛鼻子,也扣住了基层国企是国企改革政策传导的神经末梢这个关键点。基层国企改革成功与否,关系着这一轮国企改革全面成功是否能顺利收官。其次,以此为切入点,充分体现了调研与财政部门债务监管工作职责的有机结合。浙江监管局在日常债务监管中,高度关注地方国有企业的融资行为,特别是承担地方建设和民生服务的地方国有企业。其改革转型的成败,也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规范。最后,以此为切入点,是基于日常监管积累的基础数据。在近年来开展的债务金融监管工作中,浙江监管局收集了上百家基层国有企业的财务数据,极大丰富调研的基础材料。以这个切入点入手,浙江监管局按照负债率水平区间分布,挑选了在浙的4个市辖区、9个县作为本次调研的研究对象,使得基层国企改革的调研具有了较好的代表性。
二、聚焦“问题”,以改革面临困难作为调研的重点和突破口
在调研的具体推动中,浙江监管局关注近年来区县国企改革的成效,更关注改革进程中国企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通过多措并举的方式,开展全面调研。一是书面问卷广泛了解问题。通过向9家区县的国资管理部门发书面问卷函的方式,了解目前区县基层国企在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瓶颈和困难,并要求各区县对一家国有企业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二是实地调研深入剖析问题。针对问卷了解的普遍性、突出性问题,深入多地县市区开展实地调研,与财政、国资办进行面座谈,到国企与管理层进行面对交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三是报表专题分析查找隐性问题。分别选取13家区县国资控股集团公司和13家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国企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进行了深入的财务经营分析。通过分析,从财务数据中发现了区县基层国企在书面材料和谈话中未反映的问题,如现金流依赖持续融资、有效资产不足、资产经营效率总体偏低等方面。
三、聚焦“提质”,将推进市场化有效转型作为调研的解决方案
在政府举债方式从融资平台代为举借转变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以后,各类以融资为目的的平台型国有企业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对于有经营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区县国企,地方政府应该着眼于未来,规划和提升其市场化经营能力。浙江监管局在调研中与区县国企管理层面对面,共同探讨国企市场化转型的有效路径,在调研报告中提出推进国企提质的合理建议:一方面,地方政府和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营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理顺国企与行政的边界,注入经营资产和资源,促进国有企业自身经营实力的壮大,提升区县国企市场化转型的质量。相关监督管理机构要规范地方国企会计核算行为,对低效、无效资产进行清理退出;另一方面,区县国企要把加强党的建设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引入经营人才,规范国企投资决策机制,切实提升国企经营管理能力与盈利能力,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进行市场化经营。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