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及国际比较
发布日期:2011年10月31日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占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的比重逐步提高,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壮大,政府宏观调控和公共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但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财政收入绝对规模还小于主要发达国家,占GDP比重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财力也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1)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基本情况
通常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是指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可以统筹安排用于民生支出、提供一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共财政收入。2009年、2010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分别为68518亿元和83102亿元,占当年GDP比重分别为20.1%和20.7%。其中,税收收入分别为59522亿元和73211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17.5%和18.2%。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颁布的《政府财政统计手册2001》的口径,政府财政收入包括税收、社会保障缴款、赠与和其他收入(其他收入主要指财产收入、出售商品和服务收入、罚金罚款和罚没收入以及其他杂项收入)。按此国际可比口径,我国政府财政收入,除公共财政收入之外,还应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不含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不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是因为根据IMF《政府财政统计手册2001》的定义,国有土地出让行为是一种非生产性资产的交易,结果只是政府土地资产的减少和货币资金的增加,并不带来政府净资产的变化,不增加政府的权益,因而不计作财政收入。按此口径计算,2009年和2010年我国与国际可比的政府财政收入分别为87313亿元和105791亿元,占当年GDP比重分别为25.6%和26.4%。其中,公共财政收入是主体;政府性基金收入(不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分别为5027亿元和7370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1.5%和1.9%;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分别为989亿元和559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0.3%和0.1%;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分别为12780亿元和14761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3.8%和3.7%(见表3.3)。
表3.3 2009-2010年我国政府收入及其占GDP比重
单位:亿元、%
|
2009年 |
2010年 | ||
|
绝对额 |
占GDP比重 |
绝对额 |
占GDP比重 |
一、公共财政收入 |
68518 |
20.1 |
83102 |
20.7 |
其中:税收收入 |
59522 |
17.5 |
73211 |
18.2 |
二、政府性基金收入 |
19274 |
5.7 |
36785 |
9.2 |
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
14248 |
4.2 |
29415 |
7.3 |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
989 |
0.3 |
559 |
0.1 |
四、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
12779 |
3.7 |
14761 |
3.7 |
政府收入合计 |
101561 |
29.8 |
135206 |
33.7 |
IMF口径的政府财政收入 |
87313 |
25.6 |
105791 |
26.4 |
注:1、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为扣除财政补助后的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010年我国已开始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由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尚在试点中,目前暂无地方数据,表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指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2)我国财政收入绝对规模的国际比较
从绝对规模看,我国政府财政收入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按国际可比口径,2010年我国政府财政收入为10.6万亿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6万亿美元左右,大体相当于当年美国财政收入的35.2%、日本财政收入的87.2%,世界排名第三位(见表3.4)。
表3.4 2007-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国际比较情况
|
|
|
|
单位:亿美元 |
国家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美国 |
47686 |
46532 |
42880 |
44347 |
日本 |
14565 |
16714 |
16380 |
17914 |
德国 |
14602 |
16057 |
14836 |
14107 |
法国 |
12878 |
14185 |
12861 |
12531 |
意大利 |
9828 |
10652 |
9877 |
9516 |
英国 |
11602 |
11379 |
8806 |
9015 |
中国 |
8370 |
11177 |
12646 |
15626 |
注:1.除中国外,其它国家财政收入数据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其中2010年为预测数。 |
(3)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国际比较
从宏观税负的水平看,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按国际可比的口径计算,2010年我国宏观税负为26.4%,比世界平均水平低6.8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13.7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低5.4个百分点。即使把全部土地出让收入包括在内,也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持平。考虑到我国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都具有特定用途,基本实行专款专用,实际上可统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公共财政收入水平明显偏低。2010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20.7%,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2.5个百分点,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19.4个百分点,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11.1个百分点。
(4)我国人均财政收入水平的国际比较
从人均财政收入水平看,我国的人均财力水平远远低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平均水平。按照国际可比口径计算,2010年我国人均政府财政收入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66美元,而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的人均财政收入水平均在14000美元以上。若考虑我国可统筹用于民生的人均财力,则不足上述6个国家人均财力的8%(见表3.5)。
表3.5 2007-2010年我国人均财政收入的国际比较情况
|
|
|
|
单位:美元 | |||
国家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
美国 |
15873 |
15341 |
14011 |
14360 | |||
日本 |
11401 |
13086 |
12835 |
14055 | |||
德国 |
17760 |
19559 |
18117 |
17270 | |||
法国 |
20845 |
22831 |
20588 |
19956 | |||
意大利 |
16755 |
18021 |
16584 |
15862 | |||
英国 |
19088 |
18601 |
14298 |
14537 | |||
中国 |
635 |
844 |
950 |
1166 | |||
注:人口数据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其中2010年为预测数。 |
通过上述国际比较不难看出,虽然我国目前的财政收入绝对规模比较大,但宏观税负水平并不高,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特别是人均财力水平和可统筹用于民生的公共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都是明显偏低的。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看,1978年,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为31%左右,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税负先大幅下降然后逐步回升,即使经过近几年的稳定上升后,我国2010年的宏观税负仍低于30年前。从宏观税负与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关系看,近年来,在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由2005年的26.6万户增加到2010年的45万户以上;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2005年增长1.6倍,这说明我国的财政发展与经济发展、企业发展之间实现了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因此,无论从国际上进行横向比较、还是与过去进行纵向比较,或者从与经济发展、企业发展的互动关系考察,我国目前的宏观税负并不高。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同时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提高财政改善民生、增强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