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宁夏回族自治区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05日
——2010年2月2日在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自治区财政厅厅长 王和山
一、2009年全区及区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213.6亿元,比2008年(下同)增长19.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1.5亿元,完成预算的110.4%,增加16.5亿元,增长17.4%。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27.8亿元,增加104.7亿元,增长32.4%。
自治区本级一般预算全口径收入450.3亿元,增长30.2%。其中:自治区本级一般预算收入27.9亿元,完成预算的103.4%,增长5.7%,超收9,079万元;争取的中央各类补助收入319.1亿元,增加75.4亿元,增长30.9%;其他各项收入103.3亿元。自治区本级一般预算全口径支出354.4亿元,增长29.9%。其中:自治区本级一般预算支出136.9亿元,增长17.6%;对市县的各类补助支出197.3亿元,增长26.7%;其他各项支出20.2亿元。
2009年预算执行的主要情况:
(一)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09年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1.5亿元中,税收收入完成90.7亿元,增长16.7%;非税收入完成20.8亿元,增长20.5%。
(二)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09年,自治区本级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农林水、城乡社区等六个方面的支出为172.2亿元,增长33.4%,占全区这些方面支出的比重为65.1%,有力推动了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
2009年自治区财政主要工作情况是:
(一)保增长,推动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
发挥政策合力。落实自治区促进工业回升的10条政策,对重点工业企业和恢复生产企业实行税费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险缴费阶段性政策调整。解决瓶颈障碍。拨付流动贷款贴息和用电补贴,实行出口奖励和出口信用保险;安排2亿元资金继续加大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拨付1.5亿元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用半年时间完成了宁夏园艺产业园的建设;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土地治理和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健全担保体系。补充宁夏担保集团资本金3.1亿元和五市担保机构资本金5,500万元,补助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4,000多万元,基本建立起三级覆盖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在428个贫困村建立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实行互助联保。促进财金联动。利用间隙资金20亿元实施国库现金管理,注资2.8亿元组建了宁夏农业综合投资公司。创新投入方式。在全国率先建立“平台投放、无息使用、绩效管理、比例收回”的模式,大大提高了财政支持工业发展的资金导向作用和乘数效应。
(二)扩内需,中长期发展奠定新基石
加大公共投资。全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134亿元,发行政府债券30亿元,协调国开行投入政策性贷款69亿元,同时大幅度增加预算内投资,支持了沿黄城市带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银川火车站新站房等一大批重点项目。促进就业。将我区企业招用再就业人员的税收定额扣减标准上浮20%;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的“农民工培训与就业”项目;拨付创业就业资金4.8亿元;激励金融机构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7亿元;继续支持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劳动力多样化就业;对灵活就业等困难人员实行社会保险补贴。增加收入。对农民发放粮食、农资、良种、农机、退耕还林等各项补贴资金16亿元;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筹集6亿元用于城乡低保和“五保户”增加收入;支持建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第二步规范津补贴等增加收入政策;认真做好优抚对象、劳模、老党员、退伍军人等各类群体增加收入的工作。繁荣市场。安排8,000万元资金完善城乡市场体系;推进“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以旧换新”工作,激活农村消费;积极筹集资金支持“宁洽会”、“园博会”、“文博会”等六大节会。
(三)调结构,可持续发展开拓新领域
“造业发展和“五优一新”产业集群发展的财政政策,并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设立羊绒产业和清真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科技创新。安排4,000万元用于招才引智工作;对25户高新技术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自主创新、科技“富民强县”和农村科技特派员等项目的投入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对“两高一资”中小企业主动调整产业结构的实行免税政策;继续安排1亿元资金做强旅游产业;制定政策措施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支持节能减排。出台了节能减排30条财政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淘汰落后产能等7项财政奖励政策,推广高效照明产品。协调区域发展。自治区财政共下达市县各类补助资金197.3亿元,占市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4.7%,进一步推动了市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有力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四)惠民生,和谐社会建设实现新突破
抓统筹。认真落实十项民生计划,在全国率先向人民代表大会提交了民生项目,共计安排160个项目和64亿元资金。推试点。拨付资金1亿多元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支持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试点工作;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已有18万农民参保,6万多60岁以上的农民领到了养老金;提高“少生快富”和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奖补标准;启动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试点。促扩面。安排12亿元资金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对3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了廉租房应保尽保,完成5.8万户农村危窑危房改造任务,建成塞上农民新居6,000多户,对200多个行政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拨付5.1亿元改造42万平方米校舍,下达2.5亿元加快城市小学建设和寄宿制学校改造,把15个县区69所中小学纳入到操场标准化项目,支持5所高中进行标准化建设;继续支持城镇职工、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工作,公共医保政策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机制。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到500元和300元;加大对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的投入;拨付1.6亿元帮助城乡困难群众解决“看病贵”问题,探索救助制度与医保政策的对接;下达3.3亿元资金用于自然灾害救济;支持文化精品工程和农村数字化电影免费放映工程,扩大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范围。重细节。综合运用奖、贷、补等多种方式,资助高校、高职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排3,000万元逐步为全区中小学配备音体美设备;争取中央资金9,000万元帮助国有破产关闭企业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保;安排3,500万元建设7个优势特色医疗专科,筹集5,880万元防控甲型H1N1流感;在固原地区建成50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五)促改革,财政管理迈出新步伐
在依法监管上,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发现“小金库”400多个,查出各种违规金额1亿多元;全区政府采购规模扩大到32.6亿元,初步建立起电子化采购平台和集中采购模式;审减政府性投资项目不合理资金4.1亿元;厉行节约,车辆、接待、会议、出国(境)等开支有效控制在规定水平内。在健全体系上,初步建立起均衡性和激励性相结合的财力转移支付框架,探索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机制;中央将我区列为西北唯一一个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试点省区;争取中央政法保障经费7.4亿元,各级政法部门办案业务经费、基本装备和重点技术装备实现了基本保障。在夯实基础上,建立区本级项目库,扩大“收支脱钩”改革范围;各市县全部推行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五市启动公务卡改革,自治区本级财政推行基本支出管理方式改革,大大方便了部门单位;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推行了地方政府债券“联合贷款”模式,拨付6.3亿元建立自治区还贷准备金。
二、2010年全区及区本级预算草案和重点工作
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0亿元,比2009年执行数 (下同)可比增长11%。其中:自治区本级一般预算收入30亿元,可比增长10.4%;代编的市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0亿元,可比增长11.2%。
2010年自治区本级一般预算全口径收入为244.1亿元,依据收支平衡的原则,2010年自治区本级一般预算全口径支出安排为244.1亿元,增长18.8%。
2010年的财政工作,将按照自治区党委十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的部署,围绕“建立健全五个体系”,抓好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一)建立健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引导体系积极跟进政策。把国务院《若干意见》和《分工方案》的落实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做好项目储备、论证、申报、协调等工作。提振消费需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推进创业带就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落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完善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优化消费环境。支持城乡市场体系建设,自治区预算安排9,100万元,继续用于10大专业市场建设和“三新”工程,同时安排6,000万元支持举办重点节会。扩大公共投资。自治区预算安排26亿元公共投资,同时还将增加国库现金管理流量,加强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继续做好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申报争取工作。狠抓项目带动。推动“黄河金岸”、廉租房、农村危房改造、新农村示范点等重大公益项目建设。大力支持宁东等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现代农业“三大示范区”提升水平。确保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顺利推进。
(二)建立健全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的财政激励体系
做强新型工业。自治区预算安排5.9亿元的工业化专项资金,比上年增加2亿元,其中支持发展“五优一新”和装备制造业1.2亿元、新能源产业1亿元、羊绒与清真产业8,000万元,重点支持优势产业上档次、龙头企业上规模、技术进步上水平,实施好新能源产业财政扶持政策。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加大对核心技术、关键产品和重点领域的科技投入。采取补助、贴息、担保等方式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做精现代农业。自治区预算安排农林水支出26.9亿元,增长39.6%。支持建设100个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推广。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做大规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特色。充分发挥农投公司平台作用。做大现代服务业。安排整合旅游发展资金1.3亿元,加大对黄河大峡谷等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继续支持公路、机场建设和银川火车站改造,使用好航线补贴资金。研究促进内陆开放型经济的财政政策,支持承办中阿永久论坛、国际市场开拓、经贸交流等活动。做实节能减排。自治区预算安排节能减排专项1亿元,安排环境保护专项8,000万元,重点用于落实自治区环境保护10件实事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以奖代补。加大高效照明产品向农村的推广力度。发挥政府采购导向功能支持节能减排。支持林业重点工程,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
(三)建立健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宁夏构建的财政保障体系
促进教育优先发展。自治区预算安排教育支出21.3亿元,增长18.2%。集中资金逐步解决“大班额”、“大通铺”问题。安排1亿元用于提高我区义务教育现代化水平。落实南部山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计划”。加快普及县城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和设备配置。帮助宁夏大学“211”工程和宁夏医科大学博士点建设。落实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项资助和减免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争取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扩大到12个县区。建立与物价变动相适应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适时调整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积极支持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历史遗留的社会保障问题。自治区财政统筹6.6亿元资金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廉租住房保障、农村危房改造、塞上农民新居建设。支持社会保障“一卡通”网络建设,建立全区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购药联网结算机制和新农保缴费服务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支持银川市等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免费为农村和城市社区定向培养全科医生、招聘执业医师。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完成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科和宁夏野外移动医院建设。促进妇幼卫生“四免一救助”政策实施。统筹做好改善民生工作。加快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推进农村人畜饮水到村入户工程。研究图书馆免费开放办法,支持扩大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范围,打造文化精品节目。深化司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支持加大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加大宁夏应急救援队建设投入力度。
(四)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统筹协调的财政政策体系
加大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投入。规范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新型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体系,健全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逐步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适时制定《宁夏回族自治区转移支付办法》。加大对城市带动战略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改善乡村两级面貌。全面完成乡镇办公场所供暖供水改造及餐厅、浴室建设任务。自治区预算安排1亿元重点打造10个沿黄特色示范镇。全面完成893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自治区预算安排5,000万元资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整合7,500万元继续推进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使建立村级互助资金的村超过700个。启动村级公益性债务化解试点。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各项政策。扩大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试点范围。
(五)建立健全科学化、精细化的财政管理体系
一是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内容。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切实加快支出进度。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全面推行公务卡。三是提高预算内外统筹力度。四是研究建立债务余额预警和偿债能力评估机制,在所有市县建立并做实还贷准备金专户。五是加强财政事前、事中和绩效监督,建立“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接待费、购车经费和出国(境)经费实行零增长。六是合理界定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开展“民生服务中心”建设试点,扩大“村财乡代管”试点范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