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增收节支促发展保民生

山东采取增收节支“组合拳”应对危机影响

发布日期:2008年12月27日

山东省财政厅

  

  今年1-11月份,山东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10.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8%;地方财政支出完成2063.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98%,财政运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但受政策性减收较多和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山东与全国其他省市一样,出现了财政增收难度加大等问题,财政收入增长呈现“前高后低”态势。山东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完善政策措施,采取“组合拳”狠抓增收节支,确保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确保重点支出需要。

  一、着力扩内需保增长,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今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财政收入增幅回落的严峻局面,山东省密切关注形势发展变化,围绕扩大投资、拉动消费、鼓励出口,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建议。尤其是中央出台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后,按照中央“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迅速研究出台21条具体政策措施,促进了投资、消费、出口较快增长,增强了各方面信心,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为促进税收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着力培植壮大财源,夯实财政收入增长基础。为了增强财政收入增长后劲,山东省高度重视财源建设问题,抓住国家实施扩内需宏观经济政策的战略机遇,合理制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财源建设重点和方向,坚持向发展要财源、向结构要财源、向改革要财源、向管理要财源,广开渠道、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努力培植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提供税收能力强的高效优质财源,切实增强财政收入增长后劲。

  三、着力加强税费征管,努力促进财政增收。为保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山东省不断加大组织收入工作力度,细化工作措施,依法强化税费征管。一方面,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开发运行税收分析预警和纳税评估信息系统,搞好收入调度分析,加强税务稽查和社会综合治税,完善税源控管体系,提高税收征管绩效。另一方面,全面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严厉打击偷逃骗税行为,重点行业普通发票集中整治,对纳税人欠税及动态情况实施有效监控,加大清欠力度,堵塞税收漏洞。同时,狠挖资源性收入增长潜力,通过落实国有资源有偿使用和排污收费制度,对土地、矿产、旅游资源、城市公共场地等资源的运用,全面实行招标拍卖制度,努力拓宽财政收入来源渠道。

  四、着力加强支出管理,严格控制行政开支。为集中财力保重点、办大事,山东省严格预算约束,从严控制人员经费,积极建立实施机构编制人员与财政预算相结合的“双控”管理机制,对未经审核同意设置的机构,不列入政府预算范围,对超编人员和擅自增加的人员,一律不予核拨经费。严格控制因公出国经费预算,建立因公出国经费先行审核制度,无财务部门经费审核意见的,外事部门不办理审批、护照、签证等事宜,确保因公出国经费预算“零增长”。对省直机关及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的日常公用预算一律压减5%,压减资金全部用于支援北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同时,大力压减会议、出差、培训和公务接待等一般性开支,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鼓励各单位节能降耗、增收节支,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五、着力加大政府投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了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山东省筹措资金10.51亿元,实施了七项新的民生政策,进一步提高了民生保障水平。即: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将政府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统一由年初60元提高到80元;设立省级廉租住房奖补资金,引导各级加大投入;支持实施“三支一扶”、“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就业服务工程;继续实施“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扩大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范围;将能繁母猪补贴标准由去年每头50元提高到100元。

  六、着力完善激励帮扶机制,调动县乡科学发展、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增强县乡两级应对危机、改善民生的能力,山东省新增转移支付资金18.6亿元,通过建立财政收入质量改善奖励、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奖励、均衡县级财力差异奖励、县级基本财力保障、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奖励等“五个机制”,将政策导向由过去主要鼓励“快”,转到重点解决“好”上来,有力地调动了各地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增收节支、改善民生的积极性,受到基层政府和广大群众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