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情振奋庆盛会欢欣鼓舞向未来
发布日期:2007年11月07日
--部投资评审中心党委召开学习十七大精神座谈会
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深深鼓舞着财政部投资评审中心的每一位干部职工,欢庆的热情奔涌在每一个办公室和项目评审工作现场,喜悦之情写在每一位财政评审人员脸上。10月23日上午,部投资评审中心党委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座谈会,畅谈收看党的十七大盛况和学习十七大精神的感想。
大家认为十七大在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十七大报告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提出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宏伟目标,对今后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是一个全面、深刻、振奋人心的报告,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伟大行动纲领。
大家认为胡锦涛同志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进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兴旺发达,朝气蓬勃,富有活力。我们党有了能够担当历史重任和时代使命的坚强团结的领导集体,必将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领会和贯彻十七大精神,团结一致、努力工作,按照谢旭人部长提出的 “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抓住难得发展机遇,不断创新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推动财政投资评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部投资评审中心党委书记赵超同志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党的十七大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盛会,是团结奋进的盛会。十七大报告高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赵超指出,十六大以来,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我国GDP增长水平远远超过国际平均水平。2003-2006年,中国经济已经连续4年保持了10%以上的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底人均GDP为 1090 美元,到2006年底,人均GDP为2121美元。全国财政投资评审系统的每一位员工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受益者,又是贡献者。2003-2007年,财政部投资评审中心配合有关司局,开展了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政府性基金,特别是国债资金安排的基本建设项目的概预算评审、竣工财务决算评审工作,累计评审概预算和决算项目245个,评审的总投资额达1000多亿元,审减不合理资金近80亿元,为各司局核定项目预算和审批项目决算提供了重要依据。五年来,部评审中心积极为财政工作的热点服务,承担财政资金安排项目的事前、事中的专项核查工作,开展了包括污水处理项目、农村电网改造、农村乡镇卫生院、土地整理项目、国债技改贴息项目、科技三项费、开发区建设贴息、拖欠工程款等共计16批次的现场核查,发现了有关部门在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项目前期准备不足、项目配套设施不完善、财务管理不规范等大量问题,为有关司局强化资金管理、调整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具体承办了世界银行贷款项目40多个专用账户管理工作,清收世行、亚行转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4.7亿元人民币,并全部上缴中央国库,为国家挽回了损失。同时,全国各级财政投资评审机构立足于为政府投资监管和支出预算管理服务,共评审各类项目40多万个,评审资金2万多亿元,审出不合理资金2000多亿元(其中,2007年均为预计数),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有效遏制了政府投资超概算、超规模、超标准等损失浪费现象,并为基本建设等项目预算核定和预算执行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成为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重要手段。青藏铁路、南水北调、成雅高速公路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上都出现过我们财政评审人员的身影,洒下了大家辛勤工作的汗水。
赵超说,今后五年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要在立足做好政府投资项目预决算评审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财政评审为部门预算服务、为财政项目库服务的方式,逐步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与部门预算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成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技术支撑和基础环节,为项目预算的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发挥作用。
赵超最后号召中心全体职工要把高昂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干好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动力,团结一致,爱岗敬业,认真落实今后五年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发展的思路,努力为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服务,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