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回顾>追忆吴波同志 学习吴波精神>追忆吴波同志
李旭鸿:勤政清廉感人心 高风亮节留世间
――学习吴波同志有感

李旭鸿

  我是2002年来到财政部税政司工作的,我没有亲见过共和国的第五任财政部长吴波同志。幸运的是,2005年一次代表财政部参加中央国家机关的“感动”演讲比赛,让我有机会得以学习、了解了吴老的平凡点滴和高风亮节,让我在众人瞩目的演讲台上热泪盈眶,让我长久的陷入深深的思索和感动之中。

    当时,为了准备好关于吴老的演讲稿,我查遍了有关吴老的资料,虔诚地去吴老的家里拜访了他的家人。在缅怀老部长和与其家人的访谈过程中,我一次次被人们的深情回忆所感染,一次次感动于老部长的卓越贡献、高风亮节和在平凡点滴中焕发的人格魅力。

  今年是吴老离开我们的10周年,在这10年里,我常常回想起一位慈祥老人的面容,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风范,一个真正财政人的平凡点滴和高风亮节。吴老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鼓舞着我,让我在工作和生活的考验中一次次地坚定信念,一次次地奋勇向前。

  2005年2月21日,春节后第一场洁白的春雪,纷纷扬扬,无声的覆盖着北国大地。德高望重的财政部老部长,99岁的吴波同志,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历程,悄然远去。

  老部长过世的消息,在先进性教育正如火如荼的财政部上下引起了很大反响;缅怀老部长,坚定信念、无私奉献,成为先进性教育的现实内容。

  我看到过吴老的遗像,一位多么慈祥的老人,温暖的注视着你。忘不了吴老家人为我们深情讲述的故事,这位老人,这位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老财政人、一位老共产党员的人生故事。

  吴老长期担任国家财税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党和国家的财政税收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吴老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晋察冀边区”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长;北京解放后,担任华北人民政府财政部长,后来升任中央政府财政部副部长。1979年开始担任共和国第五任财政部长。在李先念同志当部长时,吴老主持财政部的日常工作,前后共有20多年。吴老在财政部的威信很高,带出了财政部一代新风: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不计名利、无私奉献,严以修身、廉洁自律的党员本色;求真务实、鞠躬尽瘁,勤俭节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在1960年经济困难时期,财政部为解决食堂吃菜问题,曾在一块空地上种菜。为了建一个围栏,行政司做了投资200多元竹篱笆的预算,200多元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吴老看后批示:“要重新计算一下,是插竹篱笆省钱还是拉铁丝网省钱?”经重新算帐,拉铁丝网节省20多元,他这才批准这个预算。有人认为,吴部长太小气了,只差20多块钱,还让重新预算。吴老认为,虽然财政部每年都有几百亿的资金,但都是人民的血汗,应当精打细算,少花钱多办事;搞财政,就要为人民勤俭节约,当好管家!

  吴老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位居高位,但在生活上一贯节俭。

  北京西城区大酱坊胡同20号,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四合院。在这个建国初期国家分配给他的院子里,吴老一住就是40多年。房子本来就很旧,到了80年代,两边厢房的柱子,已经开始微微倾斜,地面上的青砖早就破损,墙皮已有脱落,有几次端饭的时候,还掉进了饭碗里。但提到维修房子,吴老总是摇摇头。他说“我退了,已经不工作了,不能再给国家添麻烦了”。直到1993年,工作人员用“骗”的方式,让他出去呆了两天,才把房子粉刷了一遍。吴老回来后觉得非常心疼。

    在吴老的客厅里有一对沙发,一溜半截高的书柜,1998年搬家时,一挪动就散架了。连收破烂的都很惊讶,“您是国家的高级干部?都啥年代了,还用这么破旧的家具?!得,你给我钱,我帮你扔了吧。”

  吴老在患了老年帕金森氏综合症后,手总是不停地颤抖。有时吃饭,饭粒掉在地上或桌上,他总是用颤抖的手一粒一粒捡起来吃掉。他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粮食来之不易,一定要勤俭节约啊”。

  对待他人,吴老却总是宽宏大度,境界高远。大凡和他接触过的人都这样说:和吴老这样的人相处,能使人心灵净化。

  在“文革”中,吴老受到了严重迫害,失去了为党和人民工作的权利。“文革”后他回财政部就任部领导,但他并没有对任何人算旧帐,而经常说要爱护干部,以党的财政事业为重。有一位跟随吴老多年的部下,在文革期间却错误地给吴老贴大字报,要批判吴老。事隔多年,这位同志内心一直十分愧疚。有一年春节,他来到了吴老家里,一进门就开始流泪。吴老听完他的话,平静地说,“我,已经不记得你说的事了。人老啦,好多事记不清了”。

  吴老对家人要求特别严格,从不让他们搞特殊,也从来不让别人打他的旗号为子孙们谋私利。

  吴老的夫人腿脚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合同医院离家很远,去看病也是自己坐公交车或出租车去。在吴老的观念中,公车只能用来办公事,私事是绝对不能沾的。

  吴老的几个儿子先后都去了基层工作。老大去了大西北、老二去了南方,老四去了北大荒。当年大儿子支边去甘肃时,吴老说,“你去西北可不是走走过场!要把自己奉献给边疆,要坚持到底,不能回来!”这样,大儿子就到了甘肃省舟曲县工作。当时那里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一起支边的同学不少都偷偷跑回家了,但他的大儿子却一直留在了那里。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再苦再饿,再想爸爸、想妈妈,也没有回来。文革后,大批知青纷纷返城,吴老的大儿子牢牢记着父亲的话,继续扎根在甘肃。有人曾劝吴老,“你把老大奉献给大西北了,老大的孩子、孙子,是不是可以接回北京回到你身边啊?”吴老说,“人都是要靠自己的,他们也应该自己奋斗!”现在,当年的支边青年,吴老的大儿子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也有了孩子、孙子,但全家都还生活在甘肃,还在为大西北勤勤恳恳的奉献着!吴老弥留之际,微弱的说,“我的大儿子呢,把我的老大和我的宝贝孙子孙女叫回来啊……”七十多岁的大儿子从大西北赶回北京,跪在父亲身旁,老泪纵横:“父亲阿,我带着您的孙子孙女们回来看您了……您放心的走吧!……我没有忘记您的话……您的子孙们都没有辜负您的期望啊!……”

  吴老对身边工作人员的生活却又想得十分周到。他原来的一个司机蔡师傅家境困难,吴老一直给他接济,就连他家的房租、水电费也给代交了。给吴老作了十多年生活秘书的小杨对我们说,在吴老的心里只有公家、只有他人,唯独没有他自己!

  在吴老去世后的第二天,根据老人的遗愿,家属将他的遗体交给了医院做病理化验。吴老逝世后留下的存款不到3万元,除去丧葬费用,几乎没有什么剩余,留给孩子们的就是几大柜子书籍。就连他生前住过的房子,按政策已经属于他,可以留给子孙,但吴老还是让家人还给了国家!

  财政部党组获知此事后,指示这种精神值得大力宣扬。是啊,这该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和境界啊!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也许,我们对于吴老等老一辈身上的精神和具体行为,还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当我们面对他们的大公无私、他们的坚定党性、他们把毕生的精力、他们的青春、他们的子孙、甚至他们的身躯!都完完全全的奉献给党和国家、人民和他人!身处今天的我们无法不肃然起敬!无法不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掀起层层感动的波澜!无法不感觉到有一种震撼灵魂的浪潮,汹涌澎湃的奔流在我们的心间!

  2015年2月,吴老离开我们10周年了。作为一位财政干部,吴老等老一辈领导干部的精神,让我深深地感动。在油然而生敬意的同时,我也认真地思考,在当今时代,我们财政干部如何学习继承发扬吴老等老一辈财政人的精神。

  我想,这种继承和发扬,不在于具体的事情和形式! 而在于如何与时俱进的把握他们精神中的永恒价值!老一辈的精神,集中体现在全心全意的奉献于党和国家的事业、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当代中国,这种精神,正是财政工作全面构建构建小康社会的主旋律,正是财政工作推动实现中国梦的本质要求。对我们财政干部个人来说,吴老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人生信念,并且一生实践、一生不变:战火纷飞,没有变;政治风云,没有变;生活条件好了,也没有变!“古之成大事者,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老一辈这种对人生信念的坚定不移,不正是有志于成功的当代青年人生前进路上的坐标吗?

  吴老走了。

  平凡点滴感人心、高风亮节留世间!

  吴老一无所有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优良作风,他的精神和风范——

  永远的留给了我们每一位财政人、留给了党、留给了人民、留在了广袤无垠的历史长河……

  永远是我们后人取之不竭的精神遗产,永远感动着我们每一个财政干部,永远激励着我们要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温暖每一个老百姓的心田,永远鼓舞着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薪火相传、万众一心、不畏艰难、奋勇向前!(作    者:财政部税政司  李旭鸿)

 

附件下载:

 

  】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网站管理:财政部办公厅
投稿邮箱:mofzwgk@163.com
技术支持: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
电话:010-68551114
京ICP备05002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