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回顾>追忆吴波同志 学习吴波精神>媒体报道
此生不愧净无尘
——财政部原部长吴波的故事(下)

2015年3月9日 来源:光明日报

  风盈袖月满楼 

  北京市西城区大酱坊胡同20号,是一个看上去极为普通的四合院。房子很旧,两边厢房的房柱已经开始微微倾斜,地面上的青砖早就破损,有的已经断裂。在这个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分配给他的院子里,吴波一住就是四十多年。

  曾经担任吴波秘书的王沈京,一直清晰地记得初次走进吴波家中的情景:家具破旧,墙面的部分墙皮已开始脱落。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他,给吴波从厨房端饭到房间时,曾有好几次墙皮脱落掉进了饭碗里。

  当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规定,曾给吴波安排几处较大的院子,他说自己家中人少,就挑选了这个小院。有一次,李先念去吴波家里看望他,因胡同太窄,车都开不进去。组织上几次要对这所简陋的房子进行维修,都被吴波劝阻,他一心想着“文革”后百废待兴,尽可能为国家省下每一分钱。一直到92岁,吴波行动迟缓得厉害,住平房极不方便,经过多方再三劝说,才搬进了位于万寿路的楼房。

  在吴波身边工作了十多年的杨雷芳,是1993年春节到吴波家的。因他在部队学习过烹饪,把他借调到家里帮忙。临行前,战友们说,财政部部长家吃的一定都是山珍海味,你还不赶紧学习做高档菜!他看菜谱、练刀工,掌握了烹调的“十八般武艺”。然而令他意外的是,吴波家简陋的厨房里并没有大鱼大肉,只有青菜萝卜。他做的第一顿饭是肉沫炒雪里蕻、青菜炒熏干、炒油菜,一小锅豆腐清汤。几天下来,吴波家的菜色基本如此,甚至不如部队的伙食。而杨雷芳做大菜的手艺,在吴家的十多年都没怎么派上用场。

  吴波经常给社会捐款。家乡的人有困难,只要给他写信,他就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救济父老乡亲。他的几任秘书都有一份记录着他要接济的困难同志和亲朋的名单,每个月,秘书都会按这份名单逐个把钱寄出去。吴波过去的一个司机碰上了困难,从农村老家来到财政部找吴波。吴波当即接见,之后拿了个条子,叮嘱秘书给他寄去100元钱。司机泪流满面,用这笔救命钱给孩子看好了病。

  吴波逝世后,留下的存款仅有5万余元,除去丧葬的费用,几乎没有什么剩余。就连他生前住过的房子,也在他“走”后交还给国家,留给几个孩子的不过是几大柜子书籍。

  他像一支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原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王丙乾这样评价吴波:凡是能给予他人和社会的,他都毫无保留地奉献;凡是他人或社会给予他的,他也毫不犹豫地回报给了社会。

  一生愿做普通人 

  吴波一直把自己看作普通人,没有讲究待遇、官级的习惯,这种习惯从延安带到了北京。

  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紧缺,物资匮乏,全国出现饥荒。国家照顾高级领导干部,给他们发了“供应卡”,可以买一点紧缺食品。吴波不要特殊照顾,把“供应卡”锁在柜子里,偶尔用一次,也是因为来了重要客人。不了解吴波的人,以为吴波忍饥挨饿是跟自己过不去,是太“左”。而了解吴波的人知道,他看到老百姓都在挨饿,不愿搞特殊,吃苦要与大家一起吃。这是一位人民的儿子最为质朴的情怀。

  1959年夏天,吴波到北京郊区卢沟桥公社参加劳动一个月,生活条件艰苦,他不告诉别人自己的身份,也不提生活上的任何要求,和社员过着完全一样的生活。谁也不知道他是多大的官,都亲切地叫他“吴老头儿”。

  吴波不讲究待遇,不坐豪华车,如果路程比较近,时间宽裕他会选择步行。他对家里人要求很严,他告诉家人,家人没有享受公车的特权。他的夫人邸力,腿脚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合同医院离家很远,上医院看病也是自己坐公交车或出租车去。“有一次吴老夫人染上急病,需要马上送医院,吴老仍然坚持不用公车送。对此吴老夫人也十分赞同,最后还是让自己离休的单位北京电影学院派车去了一趟医院。”吴波生前的秘书陈纪详回忆道。不讲待遇的背后,是吴波朴素的平等意识、平民意识。

  吴波因公外出,总是强调轻车简从,不准接待单位迎来送往,不准搞吃喝招待。

  1978年春天,吴波带着税务调查组来到江苏省无锡市。星期天,他提议去太湖看看,正要出发时,副省长、财政厅厅长和无锡市的书记、市长等都来了,吴波严肃地对大家说:“今天是星期日,谁家没有一点大事小情,你们何必再陪我们去逛太湖呢?我的意见,今天一个人陪我们去就行,人多了我有意见。”

  吴波在财政部任职期间,常出差路过安徽,却从不下车。即使有到安徽出差的任务,他都让给其他的副部长。吴波不是无情,他有意回避老乡关系,刻意坚守清廉正派是他的底线,而尽量不打扰地方的同志,不闹出“动静”,也是他的为人原则。吴波的简单、质朴,让地方的同志虽然不太适应,但感到接待吴波省心、省力,也让人觉得温馨和感动。

  “躲寿”,是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对吴波记忆极深的一件事。1986年,吴波80大寿。王丙乾建议由他和几位副部长每人拿点钱,凑份子给吴波祝寿,吴波坚决不同意。项怀诚说,到生日那一天,吴波竟然早早就让司机开车到西郊去了。“据说在公园里躲了大半天。”吴波实在不愿意让大家费钱财、花时间,在他看来,生活过得清清淡淡,同事来往朴素简单,才是“真”,这些“热闹”和礼节,都是多余的。

  接触过吴波的人,都知道吴波和他的家人都是不收礼的,这是他铁的规矩,谁也不得破。到吴波办公室拜访的人,无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见他必须两手空空。吴波以周总理为榜样,他常说,做领导工作己不正何以正人!

  吴波不仅是一位财政部长,也是一位最平凡不过的慈祥老头儿。

  王沈京永远也忘不了当年吴波送别他的眼神。组织上安排他到另一个岗位工作,那日,他到吴波家向他道别。吴波亲自将他送到大门口,还让夫人邸老送他到胡同口。那饱含深情的慈爱眼神,让王沈京刻骨铭心。在吴波身边的工作人员走了一拨又一拨,无论是秘书、司机,谈起吴波,无不对他的质朴情感和平民之风肃然起敬。

  曾为吴波烧锅炉的师傅老宋,一次来北京看望吴波,吴波很高兴,中午留下老宋在家里吃饭。吃饭的时候,老宋万分忐忑,不敢和吴波同桌坐下。吴波亲切地说,我们都是平等的。

  吴波年岁大了,每逢需要理发,秘书都想让理发师来家里。可吴波不答应,怕给人添麻烦,非要亲自去财政部的理发室。

  父有所行,子必效之 

  人们不会想到,财政部长家的几个孩子,都是从最基层干起,有两个甚至在非常艰苦的地方安家落户。“路要靠自己走,不能依靠父母。”吴波语重心长地嘱咐他们。

  吴波的儿子吴本宁受了父亲“淡泊名利”和“志在为国”思想的深刻影响,大学毕业后同几个高干子弟一起,申请去条件艰苦的甘肃工作。吴波说:“既决定去,就不能中途当逃兵,要在那里安家落户。到下边不能摆高干子弟的架子,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凡是我在甘肃的熟人,你都不能去找。”五个同去的人,最后只有他一直留在了甘肃舟曲。40多年里,他一次次地从饥饿、泥石流、车祸中死里逃生,后来凭自己努力,当上了舟曲县公安局副局长,成为公安系统的先进工作者,实现了一生支边的承诺。

  另一个儿子吴威立清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重型电机厂工作。“文革”结束后有人想调他去机关工作,都被吴波谢绝了。后来他经推荐被组织调到了国家机械委员会工作,1987年政府机构调整,组织上拟安排他到国有资产管理局工作,当时归财政部领导,吴波知道后为避嫌,坚决不同意。吴威立回忆说,父亲对子女一直严格。记得大学入学时需要买一些学习用品,他作了个预算是98元,妈妈建议给他100元,但爸爸硬是不同意。平日父亲总在忙着工作,和他交流不多,但父亲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教育他,感染他。

  幼子吴本立1958年从部队转业,自愿报名到北大荒参加建设,一头扎到了这片黑色的田野里,成为一名出色的拖拉机手。一次,他开的拖拉机因超负荷作业出了故障,被批判破坏生产机械。委屈中,他跟谁也不想说话,连续三个月没给父亲写信。吴波不放心,忍不住打电话到农场了解情况,农场的领导根本不知道谁是吴本立,最后在基层的生产队找到他时,他正在田野干活,满身是土。后来吴本立因为上过大学,被场里选中当了老师,又经同事介绍,调到了南京审计学院工作。在随后的几十年教师生涯中,吴本立兢兢业业,被评为江苏省高教系统的模范党员。

  吴波始终记得周总理在一次会议上说过的一段话:我们的领导干部,首先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与会的人,都应该做出一点表率来。不要造出一批少爷。……不然我们对后代不好交代。……对于干部子女,要求高,责备严是应该的。

  吴波从来不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人谋取任何产业、福利。就像他所说的:我的子女不要向财政部伸手,也请部里不要因为我再给他们任何照顾。吴波给组织写过两份遗嘱,提出将他生前住过的房子在他“走”后交还给国家。遗嘱上,儿子们的签名赫然在目。

  2005年2月20日,吴波平静地走完了99年的人生。2月25日上午,家人在八宝山送走了吴波。办完父亲丧事的吴威立,挂念着父亲的遗愿,又写了一份《交房申请》,请父亲的秘书送到了财政部,表示“我父亲交房是个人的意愿,不是国家所提倡的事,因此也不要宣扬。我们兄弟都已买下了本单位分配的住房。代父亲上交这两套住房,是出于子女们对父亲的尊重,完成他的遗愿”。

  不沾一“尘”地来,不沾一“尘”地去,让自己的灵魂不染尘灰,这是吴波追求的人生境界。儿子们帮吴波实现了他的人生夙愿。

  (本报记者 赵玙 杨亮 饶翔)

 

附件下载:

 

  】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网站管理:财政部办公厅
投稿邮箱:mofzwgk@163.com
技术支持: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
电话:010-68551114
京ICP备05002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