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面对面沟通 心贴心交流

国库司:问计代表委员 推进财政改革

发布日期:2014年02月27日

  带着嘱托,冒着酷暑,财政部国库司有关领导和同志一行来到武汉,就“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与部分湖北省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座谈,当面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推进财政国库改革。

  国库司有关负责人首先对代表委员长期以来对财政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说,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用好,集中有限的资金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财政部门有责任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该负责人根据国库司的工作职责,从预算执行进度管理、国库现金管理和财政专户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有关情况。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财政厅厅长王文童认为,应当找出财政存量资金产生的根源。财政存量资金作为一种资金形态,有其形成的原因,要区分不同的情况,找出哪些是可以盘活的。目前,财政存量资金主要反映在专项资金层面。他建议在中央层面做好专项资金整合工作。

  “盘活不仅是资金盘活,还有资产盘活,要把‘死’资金变成‘活’资源。”全国人大代表、黄石市市长杨晓波介绍了黄石市的做法:一是尽快拨付资金。二是盘活资产。三是单位申请资金,先要看有没有结余资金。

  预算执行进度较慢,是产生财政存量资金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库司有关负责人与代表委员围绕加快预算执行进度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该负责人介绍说,支出进度慢主要表现为每年四季度支出占比过高,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财政部近年来采取多种措施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年底支出比例仍相对较高,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改进。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科技厅厅长郭跃进从根源上分析了预算执行进度较慢的原因。他说,目前中央事多钱多,做事源头在中央财政,由此导致支出链条长,资金运行时间久。专项资金从组织项目申报到评审,再到资金支付,至少需要3个月时间,有的长达半年以上。他建言:“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权和事权不匹配,需要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经济学院院长吕忠梅也认为,最根本原因是财政体制问题,主要是中央和地方之间事权和财权的不匹配。“中国今天走到改革深水区,涉及到重大利益格局调整,体制改革是当务之急,财政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

  实施国库现金管理,是当前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重要手段,代表委员纷纷献计献策。

  “实施国库现金管理,可以减少国库闲置资金余额,降低财政资金管理成本,熨平国库存款波动对基础货币稳定性的影响,是当前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库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从2006年开始,中央财政正式实施国库现金管理,截至2012年底,共实施国库现金管理操作57次,扣除活期存款利息后的净收益为359.89亿元。前不久,财政部会同人民银行向市场投放了1000亿元国库现金,取得了较好反响。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行长殷兴山对此深有同感。“2006年以后,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呼声很高。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对于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深化国库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他说,现在搞国库现金管理,技术上不存在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平安银行武汉分行行长万安培建议,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可以通过长短期搭配,适当加大财政资金在商业银行运作力度,获得更高的收益。

  财政专户管理也是代表委员关注的问题。殷兴山代表认为,“地方财政专户存在有其合理性。比如湖北省底子薄,资金紧张,要加快发展速度,跨越式发展,需要把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两个手段相结合。但要改进专户管理,在提高管理规范性的同时,满足地方发展需求。”

  不知不觉3个小时过去了,由于准备充分、情况熟悉,参加座谈会的代表委员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国库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要把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原原本本带回去,并结合财政国库工作,化为深化财政国库改革的具体措施。

来源:2013年8月29日 中国财经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