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作好城乡困难群众生活安排>工作动态

广东省“智力扶贫”新模式实施效果良好

发布日期:2005年12月31日

广东省财政厅  2005年10月24日

  “智力扶贫”能够确保扶贫资金真正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孩子入读技校,且投资少,见效快、效果持久,避免了以往扶贫工作中出现的花费多、效果短、回报低的弊端,是一种有效扶贫的新模式。2002年,广东省在全国首创了“智力扶贫”新模式。2002~2007年省政府决定资助20000人均年收入1500元以下的农村困难家庭子女接受中等技工教育,并把它纳入省委、省政府《十项民心工程》的“教育扶贫工程”,以达到“培养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从而由“输血型”扶贫转为“造血型”扶贫。
  广东省首创的智力扶贫在全国迅速推广。劳动保障部确定在部分扶贫点上启动“东部沿海省技工学校对口培养西部省份贫困学生”项目,开展对西部地区技能人才培训和就业援助。国务院扶贫办将清远市高级技工学校选定为广东省唯一的“国务院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以示对智力扶贫模式的充分肯定。江西、山东等省先后到广东省学习考察智力扶贫工程,并迅速引进了广东省智力扶贫模式,在当地大力开展技工学校免费招收贫困生的培养任务,智力扶贫工程由我省走向全国。
  为实施智力扶贫工程,省财政共安排2.1亿元智力扶贫专项资金,同时,为加强广东省技工学校智力扶贫资金的管理,确保智力扶贫工作顺利实施,2003年,省财政厅会同省劳动保障厅、省扶贫办联合制定了《广东省技工学校智力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建立智力扶贫资金检查跟踪制度,每年组织对智力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广东省智力扶贫工程从2002年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智力扶贫生毕业上岗,家庭真正脱下贫帽。目前,智力扶贫培养的第一批5000名中等技工学生已全部就业。其中70%在珠三角地区就业,不少进入了广州本田、TCL电器、美的和格兰仕等大型企业;20%被分配到当地生源地企业;还有少数学生升上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他们月收入在800-3500元左右,半数以上的人在1000元以上。以广东省机械技工学校为例,今年第一批毕业的150名智力扶贫生,全部被推荐到珠三角就业,其中75%以上的扶贫生进入格兰仕、华凌、广州丰田、广汽本田等大型企业,他们初进公司的月收入, 55%在800-1000元之间,25%在1000-1200元之间,20%在1200元以上,少部分人达到1600元。他们的成功就业,不但使家庭脱了贫,而且对他人起到了示范作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和有益效果。二是创造了平等教育机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依托技工学校实施的智力扶贫工程为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提供了与其他同龄人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为他们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并实现稳定就业创造了良好的途径,不仅解决了其个人的生存问题,而且帮助其家庭谋求脱贫的渠道,同时也带动了周围一批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实现安居乐业,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三是引导农村青年向产业工人转变,为广东经济发展输送技能人才。我省目前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十分突出,据统计资料显示,我省目前中级工以上技能人才缺口达到150万。智力扶贫工程为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提供正规的技校教育和培训,引导他们由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化,使他们具有了中级工以上的知识、技能水平,并将他们培养成为城市发展急需的各类技能人才,顺应了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有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