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媒体报道

积极财政政策担纲“保增长”重任

发布日期:2009年04月28日

中国财经报

 

   自去年10月开始,积极财政政策又一次走上经济舞台,担纲今年“保增长”的重任。

  一个明显标志是,我国出台了投资规模高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中央政府在2010年底前增加公共投资1.18万亿元,重点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及农村民生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

  为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将大幅增加,全国财政赤字将达到创纪录的9500亿元。与此同时,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正在稳步实施,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财政措施也在推进之中。这些表明,重新启动的积极财政政策,已在积极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驾护航”。

  大幅增加中央投资积极拉动投资需求

  在“保增长”的各项措施中,扩大政府投资无疑是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预算报告显示,今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将达9080亿元,增加4875亿元。

  这些钱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及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安排资金2081亿元;二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安排资金493亿元;三是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安排资金713亿元;四是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安排1300亿元;五是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安排资金680亿元;六是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及服务业发展,安排资金452亿元;七是铁路、公路、机场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安排资金2317亿元。

  专家分析说,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困难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有几方面的拉动效果:一是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形成的工作量以及对产业链相关产品的需求,将产生明显的扩大内需效果,从而对经济产生较大的拉动作用。二是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具有带动和示范效应,将有效鼓励和引导地方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从而促进实现全社会投资的稳定增长。三是这些投资的重点是“三农”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投资的相当部分是要转化为最终消费的,从而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

  温家宝总理日前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初步见到了效果。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经济开始有向好的方面发展的趋势。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表明我们经济开始有所好转。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信贷投放有所增长。去年11月份,新增信贷大约4400亿,12月份7700亿,今年1月份16200亿。第二,消费占GDP比例指数。去年11月份38%,12月份42%,今年1月份45%。第三,消费。今年1月份的消费同比增长18%,但今年1月份的物价比去年同比要低。第四,发电量。发电量从今年2月中旬开始,发电和用电量都恢复了正增长。在全国,2月中旬增长15%,环比增长13.2%;在南方,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8%。

  为企业和居民减负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此次积极财政政策在保增长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行结构性减税,为企业和居民减轻负担,着力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扩大内需、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自去年以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税费减免措施。主要包括:实施企业所得税改革,法定税率由33%降为25%。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每月1600元提高到2000元,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和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个人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3‰下调为1‰,并改为对出让方单边征收。扩大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连续多次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商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取消或降低部分钢材、化工品、粮食、化肥出口关税。停征个体户工商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初步统计,实施上述税费减免措施,去年减少收入约2800亿元。

  为进一步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今年将继续实行一系列税费减免措施: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减轻企业税负,促进企业增加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投入。推进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公路养路费等收费,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公平税费负担,促进节能减排。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继续执行2008年已实施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调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取消和降低部分产品出口关税、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并实行单边征收、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和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个人所得税、降低住房交易税收等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据测算,实施上述税费减免政策,预计今年将进一步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

  有关专家评价说,结构性减税的杠杆效应将直接带动社会消费,并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家庭、个人消费。目前实行的一系列减税措施,对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刺激和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已经和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提高困难群体收入有效促进消费需求

  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最明显、直接,但从国内外的经验看,消费的拉动作用更持久。因此,扩大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扩大消费,关键是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了这“两个比重”,就能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从而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正在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充分发挥财税政策作用,增加财政补助规模,重点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解除他们消费的后顾之忧。

  从预算报告看,中央财政在不断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补贴。去年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项补贴支出1030.4亿元,比上年增长一倍。在此基础上,今年安排四项补贴资金1230.8亿元,增长19.4%。二是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去年中央财政两次提高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水平,人均每月分别增加30元和20元。今年再分别按月人均15元和10元的标准,增加城乡低保补助资金。三是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补贴和生活补助标准。去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人均每月增加110元。今年将按去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并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倾斜。同时,适时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四是首次对困难群体直接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2009年春节前,对全国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等7570多万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中央财政为此安排资金100亿元。

  为促进扩大消费,实行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在总结山东、河南、四川等三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将财政资金直接补贴给消费者,有效衔接和动态追踪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确保下乡产品物美价廉、绿色节能,确保补贴资金安全及时到位,增强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取得了“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形象”的良好效果。从今年2月1日开始,这项政策在全国范围推广,中央财政为此安排200亿元家电下乡补贴资金。为进一步拉动农村消费市场,今年中央财政又安排50亿元,用于汽车下乡补贴。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越是在经济发展遇到较大困难时,越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把实现保增长的目标建立在提高质量、增加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始终把保增长与调结构、促改革、重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积极财政政策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政策效应。

  从预算报告看,中央财政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加大科技投入,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科学技术支出1461.03亿元,增长25.6%。主要用于促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重点支持行业振兴规划项目等。增加节能减排投入,支持节能技术改造、改造落后产能等方面。改革完善资源税制度。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同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安排7161.4亿元,增长20.2%;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安排7284.63亿元,增长29.4%。

  有关专家在分析这次积极财政政策时说,重新启动的这项政策目标更加系统。注重处理好扩张总量与调整结构、应对当前困难和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关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水平。本次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无论是增支规模还是减税规模,无论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推动还是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关注,都体现了为经济发展大局服务的理念,也充分体现了财政宏观调控日趋成熟的思路和技巧,这将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