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财政文学》第九期>重点阅读

刘长琨:蝴蝶起舞(外三篇)

发布日期:2015年01月05日

作者:刘长琨

  刘长琨,财政部退休干部。曾担任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财政部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人事教育司司长、部长助理;1998年调任国务院稽察特派员,2000年转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2006年退休。时有理论研究文章及散文、杂文发表。

  ….

  我实在难以相信,一只蝴蝶翅膀偶一扇动,竟会造成日后远方的一场巨大的风暴。我一直认为,这不过是一个在愚人节杜撰出来的忽悠小孩的童话故事。

  是一篇题名为《想起了那只漂亮的蝴蝶》的短文使我相信了蝴蝶效应。作者用金融危机来作比方,寓理于事,文笔秀曼而轻盈,说服力似乎胜过了科学家的推理。

   当初,华尔街的老板以金融创新的名义,制作、兜售他们的金融衍生品的时候,那样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其迷人程度绝不亚于在花丛中翻飞的蝴蝶。谁曾料到,正是这些绅士们的一番翩跹起舞,引发了今天的金融海啸,造成了一场祸及全球的灾难!

  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它告诉我们:风险在尚未引发危机的时候,往往是一种美丽的存在,具有很强的魅惑力;风险常常潜伏于未知的远方,却能够瞬息之间倏然而至。这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所必须具备的风险意识。

  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由于长时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作,受着国家的百般呵护,相对缺乏在市场机制下防范风险应对危机的经验,风险管理意识也相对淡薄。据德勤中国对上市公司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有76%的受访上市公司不了解或不确定如何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72%的受访上市公司自认为公司本身尚未建立防范风险的有效机制。上市公司风险管理状况尚且如此,其他企业的情况可想而知。

  这次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使广大企业普遍提高了对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但是,在研究如何加强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却往往从技术层面考虑多,从思想层面考虑少,看重于纸面条文的制定,忽视了思维能力与经营理念的提升。有专家调研发现,一些企业在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过程中,至今仍然在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防范风险却埋下了风险的种子!

  风险管理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活儿,更是一个思想训练与提升的过程,是一个能力培养的过程。金融危机及其表现出的蝴蝶效应告诫我们:当代企业家乃至一切管理者,应当具备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应当具备明察秋毫见微知著的能力,还应当具备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坚持原则的勇气和能力。这是搞好风险管理的重要前提,只有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才算是把握了风险管理的真谛。

  源自美国的金融海啸涛声未落,发于迪拜的债务风暴又扶摇而起,使惊魂未定的世人又一次陷入恐慌之中。且不说迪拜危机以及接踵而至的希腊危机究竟能够造成多大影响,仅这一现象就又告诫我们: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绝不会随着某一次危机的结束而杳然遁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风险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不能有一时一刻的松懈。这是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与特征,也是我们所必须具备的风险意识。

  当今世界,美丽的蝴蝶漫天飞舞,令人眼花缭乱,能否不被这赏心悦目的太平景象所迷,察风暴来临于青萍之末并能够有效地防患于未然,是摆在总会计师与所有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严肃而重大的课题!

坚守崇高

  我们对保尔·柯察金的这句名言都不陌生: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在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就可以骄傲地说,我的全部生命和毕生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杨善洲同志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他树立了这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毛泽东同志曾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话讲的是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坚守,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守;告诉我们,人生观与价值观,理想与信念,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用全部生命和毕生精力去实践、去证明。

  杨善洲同志做到了这一点,他以他全部生命和毕生精力实践和证明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实践和证明他的理想与信念。

  杨善洲的事迹,孤立看来似乎件件都很平凡,不平凡的是他的坚守。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坚守着一个崇高的理想,坚守着共产党员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全部生命和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国家,献给了人民,献给了党的事业,其伟大正在于此。

  时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坚守共产党干部的精神家园》,所肯定和赞扬的也是杨善洲同志一辈子矢志不移,用生命实践理想信念的坚守精神。

  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人生轨迹,不同的风云际会,无论你投身哪一行业,从事何种工作,只要树立了崇高的理想与信念并能坚守一生,你的人生就一定是伟大的、崇高的。我们学习杨善洲,根本落脚点就是要树立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与信念,并一生坚守,矢志不移。在此基础上,结合协会工作,我们还应当做到以下几个坚守:

  为建立中国现代总会计师制度而奋斗的事业目标及使命感、责任心必须坚守;“家”与“桥”的协会职能定位与“家兴桥通”的自身建设目标必须坚守;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为广大总会计师服务的宗旨必须坚守;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与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必须坚守;积极作为、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新的改革进取精神必须坚守;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法纪观念和道德情操必须坚守。

  总会计师协会的工作虽然平凡,但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党的事业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上坚守,我们的人生价值就能得到充分体现,我们的人生也会是崇高而伟大的人生。

倾情演绎睿智人生

——《管理的真谛在实践》序

  创建于清朝末年,具有145年历史,孕育了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的江南造船厂,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经受了一次脱胎换骨的革命性洗礼,由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船舶制造工厂,改制成为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实现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大型船舶公司。这是一次华丽转身,是一个浴火重生的过程。这一过程,极其艰难曲折且富有传奇色彩,不仅生动地反映了我国船舶工业改革发展的一段不寻常的历史,同时也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30年辉煌历程的一个缩影。《管理的真谛在实践》一书的作者王德宝同志在江南造船厂工作32年,从当工人做起,一直干到企业高层领导,曾担任江南造船厂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总会计师、副总经理,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会计师,参与领导了江南造船厂改革发展的诸多重要过程。

  外高桥造船公司是一个1999年建厂的新船企。王德宝同志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参与了外高桥造船公司创建与发展的全过程。面对当时国际国内船舶行业发展与竞争的复杂形势,王德宝同志与他的同事一起,带领全体员工,大胆改革创新,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纲,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从打造“既有执行力又温馨和谐的企业文化”入手,提出了“让所有公司员工都能体面地工作,都得到同样的人格尊严”的人性化管理原则,大大激发和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平安度过了国有船企一时之间人才大量外流的困境。外高桥造船公司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同时汲取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形成了一种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在这种文化氛围、运营机制和管理模式下,外高桥造船公司获得了超乎常规的飞速发展,短短十余年时间便跃升为中国造船企业的排头兵。这也是一个步履维艰颇具传奇色彩的创业过程。

  除上述两段经历之外,王德宝同志还担任过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的总会计师、中船财务公司董事长和求新造船厂党委书记等职,一生没有脱离造船行业,倾其聪明才智为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他在倾心尽力投身于中国造船业改革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实现着自我超越,成长为一个卓有成就的企业家。但他十分谦虚低调,称自己只“是一个有船厂经历的实践者”。《管理的真谛在实践》一书,便是王德宝同志40多年船厂经历的记录,实践经验的结晶。

  企业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必须在实践中长期磨炼、潜心研究才能把握。“管理的真谛在实践”就是王德宝同志在几十年企业管理实践中所悟出的一个真理。他说:“在企业里时间长了,对管理慢慢地有了兴趣、有所思考,视企业为一个经济实验室,并努力作为一道题目来做,自感还有些味道。”正是这种像小学生做习题般的认真与虔诚,才使他获得了企业管理的三昧。

  王德宝同志在每一个不同的管理岗位上都有创新与建树。作为党委书记,他把党的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有机结合,让“核心”与“中心”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成为企业腾飞的两翼;作为总会计师,他把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把总会计师的职能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作为企业全面经营与发展的最高决策者与管理者,他提出了“科学管理谋发展”的系统思路,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企业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开发以及企业内部管理的诸多环节上,都有独到见解与心得。王德宝同志还兼任着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对总会计师制度建设与队伍建设,也有研究与创见,为中国总会计师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王德宝同志在长期的企业管理实践中孜孜不倦地破解着一道又一道难题,《管理的真谛在实践》一书,是他交出的一份优秀答卷。此书内容充实,案例鲜活生动,既有实践又有理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企业管理教科书。

  从这本书中,我们不仅看到了30年来国企改革与发展的成长历程,也看到了一个企业家的成长历程。王德宝同志在全身心投入、倾情演绎两大造船企业改革与发展传奇的同时,也在倾情演绎自己睿智的人生。

  王德宝同志是烈士后代,早年失怙,在极其艰难的境况下,靠着个人的努力,成为一名新中国的大学生;参加工作后,又从一个普通工人岗位,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锻炼、成长,成为一名大型国企的领导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可以说人生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但他把这一切都归功于国家,归功于人民,归功于他所工作过的企业及其领导与同事。他怀着感恩之心,在本书《后记》中深情地写道:“‘百年江南’是一部历史,也是一座社会大课堂,使我经受磨炼,增长才干,感悟精神。”

  “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就是他在这所“社会大课堂里”从其前辈和师长身上继承下来的行为准则,成为他一生的职业操守。

  他在书中所赞美的他的同事对事业的那种“宗教般的信念和近乎痴迷的奉献精神”,在他身上也有着充分的体现。

  一个普通员工的普通工作表现也能让他受到教益,使他“加深理解什么叫艰辛、什么叫朴实、什么叫奉献。”

  无论领导、同窗或同事,都是他的良师益友。他感慨万千:“对于我来说,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可以说良友胜于很多财富,往事依稀,情意难忘。”

  这种谦逊好学的精神,这种为人处世的情操与情怀,堪为世人楷模!

  《管理的真谛在实践》的作者在向我们阐释企业管理的深邃道理的同时,也在向我们讲述人生的奥义,这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因此,这也是一本人生教科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在《中国财政》创刊50周年之际,我谨致以衷心地祝贺!

  一个人到了50岁,叫做到了知天命之年。所谓知天命,是指一种境界,比“不惑”更高的一种境界:对自然、社会与人生有了透彻的了解及深刻的领悟,能够更自觉地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无论生活还是事业,都达到了融会贯通游刃自如的程度,从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这是很高的人生境界,是成熟与成功的表现。以人来作比方,我认为,《中国财政》在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之后,也达到了这样的境界。这绝不是溢美之词,而是我在与《中国财政》长久接触中的真切感受。

  我不仅是《中国财政》的忠实读者,还曾与《中国财政》有过一段风雨同舟的工作经历。那时的《中国财政》早已经度过了复刊后的困难时期,实现了事业的二度辉煌,年发行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就在这时候,它在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前所未遇的新课题: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彻底“断奶”阶段,与国有企业一样,也要面向市场,走自负盈亏自我发展道路。这对于吃惯了大锅饭捧惯了铁饭碗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和严峻的考验,其艰难程度不亚于创刊时的白手起家和复刊时的百废待兴。虽然《中国财政》当时已经实现了自收自支,但从制度上明确与主办部门完全断绝经济关系,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盈亏完全自负,仍然是一件令人忧虑和惶恐的事,使人感受到一种前途未卜的茫然。如同过去所经历的关键时刻那样,那也是一段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日子。我当时在财政部分管杂志社,正赶上了这一阶段的改革,曾与杂志社的同志一起,共同研究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商讨改革与发展大计。扩大《中国财政》版面就是那时确定下来的。当时面临多种选择,完全迎合市场需求,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最高目的,是当时最有诱惑力的一种方案,确有不少媒体都走了这条道路。但是,在经过认真研究和深思熟虑之后,杂志社的领导与员工没有做这种选择,而是坚持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了“为国家财政工作服务,为广大财政干部服务”的办刊宗旨。他们决心以诚实的劳动和产品的质量赢得读者,获得生存。今天看来,这一选择是睿智而自然的,但在当时,在那种市场经济尚不规范的商业大潮的冲击下,在许多人都在物质利益的诱惑面前迷失了方向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选择不能不说十分难能可贵。他们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也选择了一条最光明的道路。“永远忠实于读者,忠实于新中国的财政事业”,这是《中国财政》几代人的原则与传统;正是因为他们一代又一代地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传统,《中国财政》才有今天的辉煌,成为全国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在回顾50年创业历程的时候,这一点是应当充分予以肯定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一谚语反映了成功者的另一种境界;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揭示了一个真理:凡是真正好的东西,并不需要做过多的宣扬,自然就会得到人们广泛的认识与欢迎,前提是要付出诚实、艰辛的劳动。希望《中国财政》不断改革创新,努力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更好地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更好地结合;要立志更为高远,使《中国财政》不仅成为财政干部“交流经验、相互学习的园地”和“教育自己、培养干部的学校”,而且要成为伟大理论家与实践家的摇篮。同时要进一步开阔视野,开拓更广泛的市场,面向更广大的读者,要把刊物办得更有高度,更有深度,更有广度,更加生动活泼,使上至国家领导,下至黎民百姓,都喜欢《中国财政》,都能从中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那时候,通往桃李树下的小径,就会变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宽广无比的阳关大道!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