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财政文学》第九期>短篇散文

余良虎:故乡山川

发布日期:2015年01月05日

作者:余良虎

  余良虎,生于20世纪60年代,陕西省镇安县大坪镇人。从事财政工作,当过多年乡镇财政所所长,现任镇安县预算外资金管理局副局长。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学生时代就喜欢文学, 2007年后,对文学创作更加热衷。先后在全国各地50多家报刊发表散文、杂文、诗歌等文学作品20余万字。多次获全国征文大奖,作品被海外及内地多家知名报刊转载。著有散文集《心灵在纸上行走》(作家出版社)。

  人在异乡,时常会思念自己的故乡。每当思乡时,我便打开手机音乐,听李健的那首《故乡山川》。

  “当微风送花草清香/正是我想你的季节/远方的家是否无恙/江水日夜流淌……每当雪在绽放/心也跟随飞舞/曾经的候鸟/如今身在何处/在那遥远地方/灯火依然昏黄/却无数次照亮我的梦乡……”听着听着我的眼眶就被水一样的歌声打湿了。仿佛三伏天袭来一阵苦雨,清凉一地,落英缤纷;更像是坐在老家的屋檐下,听紫燕在巢边呢喃,余音绕梁。

  有位作家曾对我说:故乡 ,就如同人的“七寸”,最怕想起,又不能不想起。是的,蛇怕打七寸,游子怕思乡。不管你走多远,身在何处,故乡总会让你魂牵梦绕。

  谁没有故乡,谁不爱自己的故乡呢。

  经过岁月的沉淀,时光的过滤,留在我记忆里的故乡总是美好的。永远是那个“风吹稻花香两岸”的山水之乡。尽管那里不再有半亩稻田,一株秧苗,但是我的心依然芬芳。尽管那条清悠的小河不再充盈,时有干涸断流,但在我的心里依然奔腾不息。

  故乡虽然是一个不出名的陕南小山村,却有一个让人心生敬畏的名字——龙湾。

  龙是中国人的图腾。山里人说,山是龙的化身。我屋后的这座山叫青山,那时候公社就以此命名:青山公社。后来公社改为乡政府,又叫龙湾乡,再后来乡又撤了,龙湾又成了一个村。不管怎么变,龙湾还是那个龙湾。

  我们的先辈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赋予这个地方好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关于龙湾的来历,小时候听父亲讲过“二龙戏猪”的故事。传说我们这个地方远古时是一马平川。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两条龙:青龙和黄龙,它们在天上行走时,发现天宫掉下一只猪头,落到这块平地上。于是,两条龙在这里展开一场激烈的角斗。最后青龙抢到猪头,黄龙只好在一旁眼巴巴看着青龙啃猪头。所以我们这里两条东西走向的山脉,如两条并驾齐驱的巨龙,突然它们在这里调过头来,形成包操合围之势,看似两山紧紧相连,头与头相互操着,像在交头接耳,其实是断开的,中间隔着一条河。南边这座形似一只猪头的山头,上面还建有寨子,叫猪头寨,龙头高昂着,有点志高气扬的气势,完全是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北边这座山头很矮小,好像是垂头丧气。山脚有一股清泉,有的说是没吃上猪头流下的眼泪,有的说是青龙龙流下的口水。

  我家住在青龙脚下。一条小河不情愿地依着青山绕九十度的弯儿,然后又义无返顾地流向东方,流向大河。两岸川道土地肥沃,田畴阡陌。山坡上一层层弧形的梯田,就像母亲产后的妊娠纹,有条有理。

  记忆中,龙湾最美好的风景是一河两岸的水田。那条不知哪一年修筑的老堰渠贯穿龙湾坪地。堪称龙湾的“都江堰”。千百年来,浇灌着这里数百亩良田。

  春天,田里灌上水,像破碎了的镜片,平静而泛着白光。

  年少时,我喜欢跟在父亲屁股后面下地玩耍。耙地时,一头牛拉着木耙,父亲站立在耙子上,一手拽着缰绳,一手甩起鞭子,随着空中一声脆响,牛便撒腿在田里奔跑。好神气呵!我好想跟父亲一样站在耙子上,也潇洒一把,可说什么他也不让我上去。他说,这不是玩的,那样太危险了。

  耙好了的水田就开始下“秧母子”。一转眼就到了谷雨节,谷种长成了秧苗,人们忙乎着插秧。记得我们那里栽秧有个讲究,就是第一天下田一定要吃米饭,以示稻谷丰收好兆头。在那个年代,一年到头吃米饭很稀奇,尽管我们这里自产大米,一年却吃不了多少白米饭。所以,我就像盼过年一样盼着栽秧的那一天,能跟着大人沾光,吃一顿不掺杂的纯米饭。

  在农人的期盼中,一行行一排排井然有序的秧苗,在一片片柔波里一天天葱郁起来。经过一个炎炎的夏日,绿油油的稻子吐穗扬花。这个时候是虫害最严重的季节。小时候喜欢腰上系个点笼跟着大人下田“捞秧”,也就是用脚给秧苗和泥,除草,拨稗子,逮虫子。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小孩子和大人们下田捞秧。我弟良辉腿上钻进了蚂蝗,他大喊蛤蚂蛤蚂。我们还以为他看见了癞蛤蟆,没在意。他声音越喊越大,把腿抬得老高,我才发现鲜血直流,吓了一跳。仔细看发现蚂蝗钻进肉里,外面还露出半截。我一个箭步过去朝着蚂蝗狠狠一巴掌扇下去,蚂蝗当下滚落下来。要是钻进体内可就麻烦了,这家伙吸人血还感觉不到。这一招是父亲教我的。如果蚂蝗钻进腿脚,不要急于逮住朝出扯,这样会激发它越朝肉里钻,既就是扯断它也不会松口。这时只要用力一巴掌打下去它就把头缩回来。帮弟弟擦了腿上的鲜血,没事了,我们继续逮稻穗上的虫子。我笑他,咋能把蚂蝗当蛤蚂,哪来那么小的蛤蚂。他不好意思地说,当时吓慌了说错了。大伙哈哈大起来。其实我们是把劳动看作一种快乐,完全是图个好玩儿。

  头顶着烈日,在齐胸口深的秧田里,脚下软软的滑滑的,感觉好舒服。有时候顾着玩耍,却忘了干活,也会挨大人的骂。因为这是在干活,队上要给我们记工分的。小孩一天3分工。队上分粮分钱凭的就是劳动工分。我们哪管这些,不想干了就悄悄溜到河里“打浆水”(游泳)。真是快乐极了。

  秋天,稻田是迷人的。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像一湾碧绿的浅海,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浪。稻花十里飘香,沁人心脾。这时候,正是稻子灌浆期。田硬上,悄然树起了一个又一个稻草人。时间长了,狡猾的麻雀对这些“假洋鬼子”便不屑一顾。它们成群结队地捕进田里,糟害快要到手的谷子。此时,生产队长开始指派那些弱劳力“看秧”。于是,看秧人扛着一根长竹杆,一头系着红布条,穿梭在田间地头,赶着一麻雀。

  农人一年最热闹,最喜庆的农事莫过于是收谷子。那场景,真叫一个激动人心。生产队的男男女女都下田,一边收割,一边就在田里脱粒。一群男人们手里攥一大把稻穗,围在偌大一只扳桶前,使出浑身的力气一下接一下地朝桶里扳着谷粒。不一会儿,桶里落满了金灿灿的谷子。农人的心里充满了喜悦。他们在心里说,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收割后的稻田,呈现一排一排的人字形的草垛,就像威武的战士,守望着秋后的水田。

  龙脖子是我们这群孩子常去光顾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古庙,后来改作学校,再后来是大队综合厂。大队撤了,厂子垮了,房子也榻了。只留下一间大殿,在风雨中飘摇。

  上世纪七十年代,龙湾人民发扬战天斗地的精神,要斩通龙脖子,沧海变桑田。公社基建队人工开山三年,硬是从龙脖子打了个大洞,河水改了道,从洞子流进南沟河,原来的河道变为良田。当时有一个最响亮的口号:“青山(龙湾)人民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一转眼我离开家乡二十五年了。每次回到故乡时,都会有一种“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感觉。

  时过境迁,故乡依旧。好在退耕还林的政策,让龙湾的山绿了,河水也慢慢地大了。没有了稻田,却有了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有福的。两条龙就像母亲的两只胳膊一样,护佑着她的儿女。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祥生活。从那一张张憨厚的笑脸上,我能感受到他们是幸福的。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