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财政改革三十年>媒体报道

中国财政改革30年: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的大跨越

发布日期:2008年11月07日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韩洁 罗沙)改革开放30年,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实现了从建设型财政迈向公共财政的大跨越,财政收入持续稳步增长,支出重点转向公共领域,财政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政体制改革也逐步深化。

  30年来,尤其是1994年分税制实施以来,中国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全国财政收入不断跨上新台阶。

  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132.3亿元。20年后的1998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1万亿元,是改革开放之初的10倍。2003年,全国财政收入又跃过2万亿元大关,2005年超过3万亿元,2006年接近4万亿元,2007年突破5万亿元大关。

  今年以来,全国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高增幅,前9个月全国财政收入达到48946.86亿元,同比增长25.8%。

  国家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维护改革发展的大局,推进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财政要求,财政支出结构开始向公共财政方向调整。财政资金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性领域,着重保障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

  改革开放30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在这一过程中,财政部门充分运用税收、预算、国债、转移支付、贴息、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998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政府适时调整财政政策,由紧缩性财政政策转向扩张性财政政策,最终走出通货紧缩阴影,实现了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

  2005年,中国宣布财政政策再次转型,实施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特征的稳健的财政政策。近年来,中央财政陆续实施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特别是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和强制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西部地区污水管网、污染减排监管体系等建设,并加快建立促进节能减排新机制。

  进入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国内高通胀压力以及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利润下降、出口增速降低等新问题的出现给未来财政宏观调控走向带来新挑战。

  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今年四季度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信贷、外贸等政策措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改革开放之初,两步“利改税”和财政包干制破除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收统支财政体制,增强了中央和地方活力。1994年,中国全面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体制框架,规范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

  1998年中国提出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在此基础上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公共财政”,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这一突破传统财政理念的重大转变旨在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来满足人民的需求并逐步使其均等化,同时使财政体制更加公平、公开、透明。

  在向公共财政迈进过程中,中国通过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出口退税分担机制改革、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进一步完善了省以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规范了财政管理体制,规范了财政分配关系。

  回首30年,中国还着力推进税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税收筹集国家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不断增强。

  此外,30年来,预算法、会计法、审计法、政府采购法、行政许可法等有关财政方面的法律法规频出,有力地促进了财政的依法管理和科学管理,财政运行日趋规范。预算管理不断规范,逐步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会计、审计制度等基础建设不断加强,财政管理绩效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贯穿财政运行全过程的财政监督检查机制初步形成,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