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财政改革三十年>亲历改革

回乡的路

发布日期:2008年11月06日

薛  军 

  我的家乡是河北邯郸的一个村庄。记忆中,它一直沉寂在辽阔的华北平原南部,似乎不曾有丝毫改变。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政府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家乡一下子从沉睡中醒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巨变在回乡的路上得到了鲜明体现。 

  过去,老家不通公路,父母带着幼时的我回乡,要先坐火车到邯郸,晚上在长途客车站里熬过漫漫长夜,次日清晨再拖着疲乏的身体坐上长途车向魏县县城进发,到达县城后再转长途车,经过一段不算平坦的硬土路,来到一个叫双井镇的地方,接着换乘拖拉机继续前行,一阵颠簸过后,在离村子最近的马路边下车,再步行穿过一个村庄,老家才依稀可见。等走进家门,拎着大包小包的我们早已疲惫不堪。过节期间串亲戚也是如此。那时到外婆家里,虽然只有40里路,但是乡间小路坑坑洼洼,遇到下雨或化雪天更是泥泞不堪,因此,天没亮就要出门,天气好时能赶上午饭。等到从家乡返程,考验就又一次到来了。一次,父亲凌晨3点就把我们叫醒,因为时间太早,没有拖拉机可坐,一家四口拎着行李,穿过几个村落和大片麦田,去赶最近镇上的长途车,路已经不记得了,只有黑漆漆的夜空中缀满的繁星在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 

  不过,近年来,县政府为了实现“村村通公路”,拨出专项资金,采取政府和农户共担的方式,新建和改建了县级、村级道路,过去的情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去年春节我们驾车回家乡,高速公路直接通到了离老家最近的邯郸南,下了高速路有公路通往县城,道路宽阔、通畅,双向车道中间是宽宽的隔离带,里面新种着一排排小树。一路上车辆不少,但井然有序,很多新开的加油站为过往车辆提供了很大便利。即使是从县城到村子,我们仍能驱车行驶在平坦的柏油路上。村与村之间也已被巨大的公路网络覆盖,只要出了村庄,就可以上大路,串亲戚一上午就可以打个来回。回乡之路的巨大变化,彻底改变了我们原有的旅途感受,看着车窗外一辆辆疾驰而过的汽车,一排排矗立在田间村头的新房,心里充满了喜悦和赞叹。 

  其实,回乡之路的变化正是新农村建设成就的缩影。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切入点之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而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农村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区唯一的运输途径,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新改建农村公路约100多万公里,2006-2007年,我国每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约30万公里,有近3万个行政村通上柏油路和水泥路,3000多万群众得到实惠,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我的父老乡亲。按照农村公路每公里造价20-30万元测算,2007-2010年的资金总投入约在3000亿元。初步估计,各级政府的投资1000亿元左右。剩下的资金缺口由以下几种渠道筹集:一是财政手段;二是间接融资,由地方政府投资公司通过银行渠道筹集;三是直接融资,由建设城市高等级公路的公司在资本市场发行公司长期债券甚至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如此一测算,新建、改建农村公路的资金总缺口并不大。同时,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也将不断增加。 

  相信,回乡的路会越来越便捷、平坦,新农村建设的前景会越来越广阔、美好,农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安康。   

  (中国财政2008.12半月刊总第521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