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财政改革三十年>亲历改革

再回甘岔河

发布日期:2008年11月06日

  狭长的幽谷里,小车像一叶轻舟,在平坦的柏油路上奔驰,19年后,再一次踏上曾经挥洒过汗水的这片热土,我不敢相信映入眼帘的既熟悉又陌生的秀美景象,就是过去那个贫穷、荒蛮、偏僻之地——甘岔河。 

  这一切仿佛是在梦中…… 

  1989年,我被分配到我们县的甘岔河乡财政组工作。那是一个“三不通”(不通公路、不通电、不通电话)的穷乡僻壤,位于木王原始森林的边缘地带。距县城300余里。闭塞的生存环境,让祖祖辈辈居住在深山老林的人们远离现代文明,仍过着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的生活。虽说是一个乡,人口却只有千人左右。山大人稀,耕地与农户大多在半山上。当地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九十九个湾,九十九个滩;对面人说话,相见得半天。唐代诗人贾岛很形象地描绘道:“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宜是老禅遥指处,只堪图画不堪行。” 

  记得那是一个细雨霏霏的清晨,怀里揣着分配介绍信,乘汽车经过一天的颠簸才到木王街,投宿一夜,翌日天没亮又出发,徒步翻越好几座大山,不知走了多少路,天擦黑才赶到乡政府。说是政府机关,其实就是一个农家院子大小的院落。好在乡里从领导到干事像待亲人般地招呼我,心头的惆怅才少了些许。 

  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寂寞是一件难熬的事,更要命的是出差。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每一次“出山”,都是一次生离死别。到有公路的地方需步行30余里崎岖的山路。一路上,要淌15道大河,翻几座高山悬崖。接近出口的地方,有一道河叫“深水洞”,水流湍急,上下都是深不见底的长潭,中间一线不足1米宽“河路”,脚下稍不慎就会跌倒,给龙王爷抬轿去了。我一个“旱鸭子”,常常要从齐腰深的河水淌来淌去,那种恐惧不言而喻。很多次我都想打退堂鼓,干脆丢弃这份工作,回老家种地算了。每一次出行回到乡里,我和同事们都禁不住要拥抱庆贺:终于活着回来了! 

  “哎,你的根据地到了。” 

  同伴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到了原乡政府所在地,印象中低矮破旧的房舍变成了一排排小洋房,乡政府已搬到别处。时过境迁,这里已没有贫穷落后的影子,从人居环境到村民的穿着打扮都充满现代气息。我们驱车继续前行,到天造“甘岔湖”拜望家住附近的老书记。甘岔湖是1983年山体滑坡,半边山垮塌,把甘岔河水堵起来形成的一个两里多长的湖泊。甘岔河人有福,造物主赐给了这样一个美丽的深山明珠。 

  在老书记家里,他如数家珍似地向我介绍起甘岔河近十几年的发展变化。 

  县乡两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积极争取财政资金,修通了20公里的山路,结束了祖祖辈辈肩挑背驮、行路难的历史。接着,巧妙地利用天然的拦河坝,在甘岔湖建起大型水力发电站,让家家户户用上了电。同时,县里积极申报并获得批准建立了国家级森林公园,斥资数千万元开发旅游资源。一个集森林、十里杜鹃、野生动植物、湖泊等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天然公园吸引着无数游客,为甘岔河带来了丰厚的旅游收入…… 

  天色已近黄昏。眼前,平静的湖面映着翠绿的山峦、漫卷的夕照,美丽的倒影在微风中摇曳,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置身于这山水相映、清静幽然之地,一切浮躁忧郁,都会被浸泡得平和宁静起来 

  19年,弹指一挥间。甘岔河人做梦都未曾想到,有一天还能通上柏油路,用上照明电,还会有无数山外的人慕名而至,为当地人创造财富。还有退耕还林、粮食直补、新农村建设……一项项惠民政策在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开花结果。如今的甘岔河,风景秀丽、村美、人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从村民那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上,我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给当代农民实实在在的变化;从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中,我看到了广大农村和农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财政2008.17半月刊9月5日出版 总第526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