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小麦扬花时
发布日期:2008年11月06日
李 斌
汽车出西安南行30里,就到了汉代皇家园林上林苑遗址,再沿建成不久的环山公路西行,过紫阁峪就是户县了。远望终南山,青绿峻峭的群峰连绵起伏,山脚下一望无际的麦田吐穗扬花。此行去户县调研又是小麦扬花时,不禁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记得20多年前第一次去户县,正是小麦扬花的时节。户县素有“关中粮仓”之称,当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搞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粮食产量达到“吨粮田”,这在西北地区是不多见的。特别是农田建设,户县土地以60亩为一方,每方周围都建有道路并栽种了树木。从高处俯视,户县就像一个巨大的绿色围棋盘蔚为壮观。据户县财政局介绍,为支持农业发展,财政以每年2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增加农业投入,为户县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90年代初,也是小麦扬花的季节,我来到户县后寨村考察支农周转金贷款情况。改革开放后,户县乡镇经济得到较快发展,5家公有企业无一亏损,集体经济发展也很迅速,后寨村的集体经济就是代表。村支书向我介绍了村里艰苦创业的历程,介绍他们如何将企业的利润全部用于发展村办企业,促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1984年,村支书带领村民办起了再生玻璃厂,当时投资120万元,贷款87万元,第二年就见效益,第三年还清了贷款。1989年,村里投入400多万元建起第二座玻璃厂,当年就收回了投资。1993年,第三个玻璃厂开工,紧接着,村里靠自己积累的1100多万元建起了电厂。村办企业越办越红火,村民的生活也蒸蒸日上。村里全部铺上了水泥路,自来水接到家家户户,村民的水电费大部分由村里支付,浴池为村民免费开放,楼板厂免费为盖楼房的村民提供楼板。
岁月如梭,转眼间20多年过去,财政工作的重点已转到关注民生上。2005年,户县被确定为西安市首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财政部门积极参与农村医疗保险的各项制度建设,做好基金的筹集和监管。县财政与上级财政筹资800万元启动试点工作,全县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40多万人,占农业人口的86%,当年为6.5万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700多万元。试点工作受到上级肯定,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场会在户县召开,全国单病种学习班、西北三省新农合培训会参观点选在户县,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但是户县财政部门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他们说,“在建设新农村的总目标下,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建立农村养老保险。”言犹在耳,今天,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步伐已然迈开。
财税改革30年来,户县财政从扶持农业发展到扶持乡镇企业,再到支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从促经济发展到改善民生,其间虽有挫折,却步伐坚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财税改革的继续完善,户县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中国财政2008.18半月刊9月20日出版 总第527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