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国集团呼吁国际社会确保经济持久复苏
发布日期:2010年04月26日
2010年4月24日 来源:人民日报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即将举行之际,由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24个国家组成的二十四国集团22日在华盛顿举行第八十三次部长级会议,会议发表公报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协调与合作,确保经济持久复苏。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及国际组织和机构代表作为观察员列席会议。
本次会议是在全球经济前景有所改善,但全球经济仍面临许多挑战的背景下召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了其最新版的《世界经济展望》和《全球金融稳定报告》,IMF调高了对世界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但同时强调,随着经济复苏日益加快,金融系统趋于稳定。但信贷紧张的状况依然存在,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水平和就业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问题,都是可能影响全球金融稳定的潜在因素。
公报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带领下,全球经济前景有所改善。尽管复苏步伐仍不均衡,但在经历去年的低潮之后,所有发展中地区的经济状况均有较大改善。但公报同时指出,全球经济仍面临许多挑战,如信贷紧张的状况、发达国家居民和商业领域债务问题仍然存在,某些发达国家的财政和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公报呼吁发达国家继续努力加快经济复苏步伐,加大金融监管改革力度,强调如果推迟金融监管改革将会破坏经济复苏前景。24国部长强调将继续致力于制定稳健政策来推动“高速、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
公报认为,危机的影响仍有可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随着发达国家公共借债需求增加,很多发展中国家将会更多面临外来资金减少的风险。公报特别对来自发达国家的优惠贷款减少表示关切,呼吁捐助国兑现援助承诺。公报还敦促发达国家不要在贸易、金融、投资和劳务等领域采取保护主义和其他限制性措施,以免对全球经济增长和稳定造成损害。公报强调应尽早结束多哈回合谈判,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和取消农业补贴等措施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求。
关于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公报称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加强反应能力方面所采取的改革措施,认为必须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督职能,特别是要加强其对发达国家和市场的有效和公平监督。同时也强调两家国际金融机构必须进行更加根本性的改革,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以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并确保其他发展中国家权益不受到损害,其中特别要保护低收入国家的投票权。
公报还呼吁改革国际货币和储备体系,加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公报认为,最近提出的特别提款权分配方案有助于加强全球流动性和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储备资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继续探索改进国际货币体系的途径。同时公报还强调世界银行必须继续把减贫作为自身的核心任务,并可以在减少危机后果、促进就业和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十四国集团是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与货币领域内协调立场和政策,制定发展中国家关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债务问题与资金转移等重大问题的共同政策和方针而成立的政府间组织。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