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2018年财政预算报告解读>媒体报道

国家账本凸显全面绩效要求

发布日期:2018年03月08日

2018年3月8日 来源:中国财经报

  预算报告是一个国家的“账本”,一收一支关系千家万户。钱从哪儿来、花到哪儿去,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今年的预算报告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立足于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基本特征,通过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有力措施,为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点任务提供充足的财力支撑和制度保障。”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王金秀认为,与往年预算报告相比,2018年预算与政府工作紧密衔接,预算安排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数据,从总体上看,更加全面、充分、细化、准确,体现了围绕全面绩效管理的要求。

  减税降费 提高企业绩效  

  2018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要聚力增效。按照三档并两档的方向,调整增值税税率水平,重点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优化纳税服务。预计全年再减税8000多亿元。加上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各种收费,将减轻税费负担1万亿元以上。

  “通过深化税制改革、扩大税收优惠的范围和提高优惠力度,将再减税8000亿元,这对于焕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势必产生进一步的积极作用。”张斌说,值得指出的是,2018年减税降费不仅保持了较大规模,而且与税制改革的结合更为紧密,实现减税降费目标的同时,税制和税收优惠政策也进一步趋于完善。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亳州市市长杜延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减税降费是积极财政政策的表现,能为“双创”提供宽松的环境,也为实体经济引入“活水”。“比如,扎实推进营改增试点政策落地,简并增值税税率由四档至三档,降低农产品初加工等行业的增值税税负,我们受益颇多。2017年,我市减免企业各项税费达22亿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助力推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信今年的减税降费措施更能激发市场活力。”

  在王金秀看来,大幅降低企业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提高企业绩效的同时,也为政府培育了财源。

  减赤增支 改善宏观绩效  

  今年赤字率拟按2.6%安排,比去年预算低0.4个百分点;财政赤字2.38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55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8300亿元。

  “调低赤字率,主要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财政增收有基础,也为宏观调控留下更多政策空间。”张斌说,2018年预算安排的赤字规模保持不变,而随着GDP规模的扩大,赤字率比2017年将有所下降,控制赤字规模的扩张和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有利于提高财政的可持续性,对于防范金融风险也具有重要意义。

  “赤字往上走容易,而下来是很难的,那就必须要压缩支出,增加收入,赤字和债务才能压得下来。要算总账,因此得有整体考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只看中央财政,我国财政赤字率好像比国外低。但问题是要明确债务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通过财政赤字、债务来大水漫灌扩大总需求,而是在结构上进行调整,让企业通过创新提高效率、附加值、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王金秀认为,下调赤字率并非意味着积极财政政策的转向,而恰恰是积极财政政策优化的一种体现,是经济稳中向好趋势的必然反映。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不是大水漫灌扩大总需求,而是体现了结构优化和调整。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优化赤字政策。

  “下调赤字率会减少可用财力,而今年我国的财政支出近21万亿元,在去年的基础上支出规模进一步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意味着我国需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企稳向好的态势,有助于改善宏观经济绩效。”王金秀说。

  有保有压惠民生 确立人民为本的绩效观 

  从2018年1月1日起,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40元,达到每人每年490元;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提高5元,达到每人每年55元;2018年支持新开工各类棚户区改造580万套;继续支持各地优先开展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等等。

  不仅如此,2018年预算报告还提到加大精准脱贫力度,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10.9%,增强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财力;大力防治污染,体现共享、绿色环保发展的要求。

  “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充分体现了政府保障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的决心。”杜延安告诉记者,比如,支持打好“蓝天保卫战”,中央财政安排大气、水、土壤三项污染防治资金合计405亿元,比2017年增加64.65亿元,增长19%,投入力度是近年来最大的。这是今年财政改革工作的又一亮点,是贯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

  王金秀认为,当前财政状况出现好转,政府依然需要聚力增效,财政支出有保有压,保压结合。2018年预算报告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我还注意到,预算报告提到各级财政要坚持过紧日子,严控政府一般性支出,把宝贵的资金更多用于民生,为发展增添后劲,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王金秀说,另一方面,加强预算管理、清理重点支出与财政收支挂钩事项、改进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四本账本预算体系、推进预算支出标准的科学化、全面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加强财政监督等,这些都是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绩效观的具体体现,向公共财政又迈进了一步。

  创新支持方式 提高财政支出绩效 

  2018年预算报告提出:在财政支持制造业升级方面,注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综合运用财政专项资金、政府投资基金等方式支持“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改进农业补贴制度,建立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机制。通过财政支持方式的创新,提高财政支出绩效。

  权威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中央政府层面已先后设立了9支政府引导基金。据投中网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底,国内共设立政府引导基金901支,披露的总规模达到23960.6亿元,平均单支基金规模为26.6亿元。

  另外,政府引导基金的设立主体也由省级单位逐渐延伸至市级及区级单位。在政府引导基金的设立形式上,各地方政府根据投资方向和重点,设立了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等。

  王金秀说,党的十九大确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这不仅要求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防止政府缺位、越位,还要求突破传统的偏重“数量型投入”、忽视“效果”的支持方式。在新时代创新财政管理办法,注重财政“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以便缓解财政压力、降低财政风险,提高财政支出的绩效。

  2018年预算报告坚持法治化原则,要求严格执行预算法,不仅仅推进税收立法工作,要求坚持依法征税,还推进了非税收入法治化建设工作。通过预算法治化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预算约束。预算规范是预算绩效的前提,也是预算绩效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著名绩效专家、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刘国永认为,2018年的预算报告结构严谨、数据详实,全面贯彻了预算法的要求。重点突出,围绕党和国家的主要目标任务,做好重点领域的保障和攻坚使命,积极发挥财政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将财政专户管理、财政库底余额目标管理制度以及审计问题整改等新增内容纳入预算管理范围,预算民主化监督从人大扩大到政协,说明财政部对预算民主化监督的回应、沟通和服务。“总之,这是一份绩效凸显的好报告。”

记者 李忠峰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