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媒体报道

楼继伟:推动G20结构性改革取得更多实质进展

发布日期:2016年03月03日

2016年2月29日 来源:中国财经报

  2月26日,在G20结构性改革高级别研讨会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全球经济仍面临严峻挑战,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根本途径是深化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

  楼继伟说,中方作为2016年G20主席国提出将结构性改革作为财金渠道重点议题,并希望通过制定结构性改革优先领域和一般原则以及衡量改革进展的指标体系,推动G20各国在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为实现全球经济中长期可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四方面推动结构性改革

  楼继伟指出,为推进结构性改革,应从促进贸易与投资、劳动力市场改革、鼓励创新、提高财政可持续性等多方面着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水平———

  一是促进贸易和投资。最近两年,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增速显著低于危机前水平,对全球经济的拉动作用大大下降。G20应通过努力减少市场准入障碍、消除跨境贸易和投资的税收壁垒、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等途径提高私人部门投资意愿,促进贸易发展,努力恢复全球经济的传统增长动力。

  二是推动劳动力市场改革。受老龄化等因素影响,全球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G20应努力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降低就业壁垒,鼓励劳动力流动性。部分国家应对社保体系进行必要改革,通过增强竞争激励劳动者就业,防止劳动力成本过快上涨。同时,应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以及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等。

  三是鼓励创新。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技术进步的支持,包括完善技术创新的激励和保护制度与非制度性安排,促成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另一方面,要进行必要的制度性创新。这既包括在国别层面对财税、产业监管、社保、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领域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也包括在国际层面进一步推动货币、贸易和投资、金融、税收等多边体系改革,改善全球经济治理。

  四是提高财政可持续性。危机后,全球政府债务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史无前例,对于金融稳定和市场信心均有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全球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中长期看,G20需要确保债务可持续性,逐步恢复财政政策空间,为经济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此外,楼继伟表示,各国还普遍面临基础设施、竞争、金融改革、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的中长期挑战,这些也应作为下一步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

  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者

  近年来,G20对深化结构性改革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在2014年G20布里斯班峰会上,G20各国达成共识的千余项改革措施中,就有数百项是关于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承诺。在2015年G20安塔利亚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在“把脉”世界经济时就明确指出,全球低增长困境是表象,更深层次原因则源于全球经济的中长期结构性问题。特别是危机后各主要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放缓,潜在产出水平下降,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回归强劲增长的根本性问题。

  事实上,结构性改革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已在许多理论研究和国别实证分析中得到确认。

  楼继伟表示,从国际经验看,一国经济发展早期主要依靠要素投入,但在发展中后期阶段,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逐步提高。以中国为例,通过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波浪式前进的改革,中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有宏观管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跃迁,要素配置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有力地带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据测算,1982—2010年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速达4.86%,且在上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以及进入本世纪后,出现了几轮快速增长期,这与中国推进改革的节奏是基本一致的。

  从其他G20国家看,也有很多结构性改革的成功案例。国际金融危机后,德国经济表现出较强韧性,继续成为引领欧洲经济增长的核心之一。楼继伟认为,这得益于德国长期以来对结构性改革的重视,要素配置不断优化,创新得到有效激励,增强了德国的核心竞争力。受危机严重冲击的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也通过在金融部门、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坚持推进结构性改革,经济增长有了明显起色,失业问题逐步改善。

  但楼继伟也表示,尽管近年来G20对结构性改革的重视不断加大,并做了许多政策努力,但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目标仍有一段距离,结构性改革议程仍需加强。

  结构性改革要特别关注顺序

  会上,楼继伟强调,在进行结构性改革时,要特别关注顺序,各国应结合自身状况,确定优先领域,因为一些措施是紧缩性的,一些是扩张性的,有的是短期见效,有的则中长期才能见效。“在经济萧条阶段,如果有空间的话,应优先选择那些扩张性的、见效快的措施,总需求的管理可以适当扩张,支持结构性改革。”

  楼继伟介绍,目前中国的结构性改革已经按照这个方向去做了,即2016年中国的财政赤字率将继续扩大;实施适度宽松的总需求管理政策,重点放在供给侧的结构改革。

  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减少管制,这是带有扩张性和可以较快见效的一项政策。当大量的行政审批减少了,整个经济的效率会得到提升,比如,中国城市都有了政府大厅,以前几个月才能办好的事情,现在几天就可以办成了。二是针对性的减税,特别是鼓励创新性的减税。三是去产能,对此财政必须给与必要的支持,比如给下岗工人足够的支持。四是加强城镇化,不是人为的城镇化,而是把居住在城里的农民工市民化。下一步中国要做的是要增强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通过制度改革能够带来额外的经济增长。

  量化结构性改革的评估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新年伊始将全球经济增长率从3.6%下调至3.4%,其他重要国际组织普遍下调了对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

  在此背景下,促进“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仍是G20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以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恢复全球经济活力,也成为G20国家应对2016年及今后一段时间全球经济问题的一个必然答案。

  楼继伟表示,G20要加强改革行动的顶层设计,在考虑各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差异的基础上,G20可以就一些最基本的改革领域和原则寻找“最大公约数”,制定G20结构性改革的优先领域和一般原则。这将有助于各成员协同推进和落实改革,最大限度发挥改革的正面溢出效应。

  另外,楼继伟还强调了构建结构性改革量化分析框架的重要性:“目前G20对结构性改革政策承诺的进展以定性分析为主,缺少量化评估手段,评估结论不够明确直观。为此,G20可考虑通过一套结构性指标构建量化分析框架,一方面可以相对客观地衡量改革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带来的整体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较为直观地总结一国各领域结构性改革进展与不足,并为下一步改革行动提供参考和指导,以督促其更好地推进落实各项改革承诺。”

  为此,楼继伟在会议上倡议,借助G20平台,各国应加强对结构性改革的探讨和交流。“我们既要放眼全局,看到全球经济中的基本问题、基本趋势,为G20共同的改革努力找准方向,又要看到各国经济条件和发展阶段的差异,从各自的国别经验中相互学习,彼此借鉴。”他说。

作者:张瑶瑶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