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2014年财政预算报告解读>媒体报道

改革 责任 担当
——人大代表热议预算报告

发布日期:2014年03月11日

2014年3月11日 来源:中国财经报

今年两会上,对预算报告的评议、分析,不再只是专业人士关注的事了——从企业家到作家,从各省市的“一把手”到偏远山区的村支书,大家对国家“大账本”审查、讨论的热情和能力都明显提高。

“今年的预算报告很‘好看’,有两方面意思。一是内容丰富,改革力度大。二是可读性强,不再只是收支报账,而是有了比较多的政策解释,还配发有彩图版本答疑解惑。”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九龙县烟袋乡毛菇厂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富说。

财税改革奏响最强音

记者采访发现,财税体制改革成为人大代表们热议的焦点。

王一宏代表建议,深入谋划财税体制改革,着力解决钱谁来出、怎么花、怎么协调的问题。加快推进事权统一,加快预算法修订进程,将转移支付立法提上议程,规范转移支付。

杨晓超代表建议,提高财税立法的法阶。进一步凝聚共识,增强严肃性,加大对地方随意减免税、破坏财税法律法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王文童代表说,要加大力度、加快步伐,清理归并专项资金。今年转移支付项目比去年减少近三分之一,主要是合并了“同类项”,下一步要提取“公因式”,把三中全会的改革政策落到实处。要全面清理、规范财税政策,促进全国统一市场形成。要尽快启动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者生产总值挂钩事项,出台具体办法。

袁江华代表建议,尽早修订预算法,探索建立并完善地方独立的税收体系。要明确清理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的具体事项。进一步压缩并公开“三公”经费,统一统计口径、内容和格式,明确由谁来监督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赵正永代表说,今年的预算报告突出了改革、围绕了民生、坚持了发展,代表看得明白、看得进去,完全赞同。他建议,要给予基层政府在统筹使用资金上的权力,把各类资金用好用活;对群众期盼解决的节能环保、治污降霾等问题,应在财政专项转移支付上予以倾斜并大力执行。

宗庆后代表说,要积极推进财税制度改革。要解决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分配问题及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问题,给地方留足该用的钱,改变以往把钱全部收上去再转移支付的办法。要降低企业与老百姓的税负,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税负,增加老百姓收入。政府要把钱用在民生领域,并将财政收支平衡作为官员考核内容。

贺一诚代表说,目前政府及地方债务余额高达29万亿,今年预计财政收入约14万亿,如何解决地方债务是大问题。如地方政府用非盈利的公用事业发债,盘活存在困难,建议改用优质资产发债。

期待修订预算法

不少代表表示,今年预算报告一大亮点是,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支出范围和重点,首次完整“亮相”。代表们肯定这一变化的同时,也对政府预算体系进一步完善有了更多的期待。

徐建群认为,政府性债务也应加快步伐纳入预算管理,进入人大的监督范围,以提高预算的完整性。

陈斯喜代表说,今年的预算报告加强了部门预算的细化,预算更加透明,约束力越来越强,同时,预算更加科学,更加明白易懂,预算执行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增强。他建议,进一步重视环境治理,加强节能环保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并确保预算执行到位。

杨晓超代表建议:第一,改进人大审议财政预算、决算的程序和方法,先由专门委员会对预算进行审查,然后在人代会上将审查意见与报告同时发给代表,便于代表读懂预算报告。第二,当前存在预算安排不细致、执行中频繁调整、决算与预算不吻合等问题,预算、决算公开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应进一步推动预算公开。

陈燕代表建议,整合项目资金,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建立信用联保中介机构,设立担保基金。

陈金彪代表建议,改进转移支付方式,采用“一对多”竞争式、招标式分配和项目所在地自主申报、择优选取的双向选择方式,并对专项资金使用绩效引进第三方评审机制。

周天鸿代表说,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情况应予细化公开。高等职业教育预算安排太少,很难适应转型升级对人力资源的需要。

肖志恒代表说,预算报告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建议进一步改革预算制度,处理好一般性预算和专项预算的关系。预算安排要体现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精神。预算要细化,并动态公开,让老百姓看得懂、能监督。要改革财务报销制度,先试点,再逐步推进,从根本上解决“三公”经费方面的问题。

吕彩霞代表说,国家科研经费使用要破解碎片化的倾向,应集中起来攻关国家需长期储备的重大、超前科技项目,比如深海装备制造业、深海矿产开采等。在改革中央和地方事权财权划分时,要注重责权监管同步跟上,不能出现“钱给了、事没办”的情况。

程东红代表说,压缩“三公”经费的主要目的是厉行节约,转变作风,用好财政经费。由于“三公”经费压缩的要求,一些重要国立科研机构2014年的国际学术交流经费预算也大幅度削减。建议实行区别管理,把国立科研机构与政府机关区别开来,把科研人员与领导干部、行政管理人员区别开来,对国立科研机构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继续给予有力支持,对这些机构的“三公”经费实行精准化管理。

林书成代表建议,财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应当一视同仁,严格执行。应该加大对中小科技创新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采取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优先纳入政府采购等措施。

加大民生投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来自农村的上官吉庆代表说,农村的小康是整个国家小康的关键环节。当前提供给农村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还是比较少,与农村的现实需要相比差距太大。“建议财政支出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和节能环保的投入,并向广大西部地区倾斜。”他说。

江凌代表建议,中央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医疗、教育等民生保障的财政支持力度。

何丽霞代表说,预算报告提到2014年要“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实际上目前不只是农村,包括城市教育资源,尤其是公共教育资源都十分匮乏。建议不仅要扩大农村的教育资源,也要扩大城市教育资源,这样也与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趋势相适应。

王铮代表说,预算报告应进一步体现教育优先发展和教育公平。一是改进预算编制方式,按照教育法对教育投入的规定,将教育预算安排内容集中逐条列出,便于审议。二是加大教育转移支付执行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转移支付力度。三是加强对教育附加费的管理,将其列入政府预算并加强支出监督。四是提高教育经费使用绩效,将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纳入预算管理工作链,针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转移支付,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使资金发挥更大实效。

张国晖代表建议,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要突出科学发展、突出改善民生。少安排一些小的专项,将财力集中于重大事业。原则上50万以下的项目,建议不在国家级预算中安排。

胡振鹏代表说,当前各类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大,环保工作形势严峻,对环保资金的需求非常迫切,环保资金应该高效使用。建议认真研究资金使用方向,把今年环保资金统筹好、规划好,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把总理提出的“向环境污染宣战”落到实处。

崔世平代表说,编制预算解读是很大进步,建议列举数字时进一步说明理由。大气治理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处理报废设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投入比例失衡,前沿研究投入严重落后于先进国家,建议对科技评价体制进行改革。

张国权代表建议,节约的“三公”经费可通过转移支付支持贫困地区建设。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