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2013年各省(区、市)财政预算报告汇编

关于河北省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3年02月25日

各位代表:

  受省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提交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关于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突出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全力做好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促和谐各项工作,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实现良好开局,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全省和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2年全省公共财政收入预算为1959.5亿元,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为2676.5亿元。执行中,由于上年结转列入、中央专款下达、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和超收资金安排,全省公共财政支出预算调整为4248.8亿元。

  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2年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1357.6亿元,基金支出预算为1374.9亿元。执行中,经各级人大批准,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调整为1144亿元,支出预算调整为1327.7亿元。

  据快报统计(下同),2012年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084.2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6.4%,比上年增长19.9%;加上中央财政分享收入1395.1亿元,全省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479.3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2.2%,比上年增长15.3%。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018.9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4.6%,比上年增长13.6%。

  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216.6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6.3%,比上年下降12.4%;基金支出1236.9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3.2%,比上年下降12.3%。

  (二)省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2012年省本级公共财政收入预算为382.2亿元,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为405亿元(剔除中央提前通知的专项转移支付及地方政府债券)。执行中,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省本级公共财政收入预算调整为398.8亿元;由于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的调整预算和上年结转列入、中央专款变动等因素,省本级公共财政支出预算调整为727.4亿元。当年省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4%;省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68.3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1.9%。

  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2012年省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和基金支出预算均为187.3亿元。执行中,由于上年结转、中央专款列入以及下达市县专款等因素,省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调整为174.4亿元。当年省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99.5亿元,比上年增长8%;基金支出145.8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3.6%。

  上述预算执行数字在完成决算审查汇总以及与中央财政结算后,还会有些变化,具体结果待各级决算编制完毕后再报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和省人大批准的年度预算,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集中财力保民生、保运转、保重点,全力推进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建设,全省和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圆满地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2012年预算执行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财政增收节支成效明显。坚持把做大做强财政“蛋糕”作为首要任务,加强财政经济运行监控分析,全面推行综合治税、非税收入集中征缴等行之有效的征管措施,依法治税管费,确保应收尽收。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分别突破2000亿元、4000亿元大关,财政收支均实现年初省人代会批准的目标。主动抢抓发展先机,用足、用活、用好我省全国独有、前所未有的发展优势和政策机遇,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2012年财政部下达我省转移支付等资金 1974.5亿元、增长16.6%。着力推行厉行节约,建立省直公物仓,深入推广公务卡,强化预算执行“五个严控”(严控“三公经费”、会议费、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预算追加、“吃空饷”),节约更多资金用于支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积极财政政策得到认真落实。完成省以上财政投资461亿元(含地方政府债券92亿元),发放家电、摩托车下乡补贴22.6亿元,实行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等结构性减税政策,支持发展实体经济。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对曹妃甸区、渤海新区、北戴河新区给予“核定基数、超收全返”的财政体制优惠,落实资金60亿元支持大规模开发建设,推动沿海增长极率先发展。加大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全省科技和节能环保支出161.9亿元,支持北戴河海域环境综合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科技富民计划等重点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强化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后劲;省财政落实109.3亿元,助推工业强省战略、“双百工程”、服务业拓展计划等深入实施,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

  ——财政民生投入大幅增加。2012年全省财政用于民生支出3115.5亿元,占全部支出的77.5%。教育支出888.3亿元、增长36.2%,达到了财政教育支出占比18%目标,学前教育、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进展顺利,高校债务风险基本化解,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达到12000元以上。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8.8亿元,增长7.6%,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达1745元、增加174元)、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达240元、增加4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25元、增加10元)及城乡低保标准继续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医疗卫生支出305.9亿元,建立起医改多渠道补偿、激励约束、风险防控等机制,支持建设1.6万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扩大到11个。落实政府投资213.9亿元,开工建设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29.4万套。公共安全支出223亿元,支持创新社会管理,有力保障了“护城河”工程等重点工作。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6.3亿元,增长11.7%,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促进了文化强省建设。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有力。全省农林水事务支出438.8亿元,增长19.9%,有效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支持稳粮丰产,加大对种粮农民补贴力度,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打造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全省粮食总产实现“九连增”。倾力保障扶贫攻坚,完善财政综合扶贫政策体系,引导带动各类扶贫投入210亿元。积极应对农业灾害,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品种增至14个,落实资金23.8亿元支持7·21暴雨等救灾和灾后重建。支持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投入资金16亿元,解决了59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推进基层建设年活动,带动落实帮扶资金76亿元,实施帮扶项目8.17万个,5010个帮扶村面貌焕然一新。

  ——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着力完善财政管理机制,省级部门预算编审程序简化为“两上两下”,绩效预算、资产配置预算和部门预算实现同步编制;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531个乡启动试点;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初步建成,全省债务余额和债务率呈现“双下降”;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逐步完善。着力加强基层财政建设,集中开展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创建活动,全省53%的县全部完成创建任务。着力强化财政监督检查,进一步健全财政派驻监督工作机制,大力度开展重大财税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大范围推进财政重点支出绩效评价,保障中央和省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运行和财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省财源基础依然薄弱,人均收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县级财政保障水平相对较低,收支矛盾在各级始终十分突出;财政管理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部分财政资金配置分散、使用绩效不高;地方债务规模较大,财政潜在风险依然存在等。这些问题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需要高度重视,通过进一步推进发展、深化改革、加强管理,认真加以解决。

  二、关于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仍极其复杂。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推进“五位一体”、实施“四化同步”带来更大发展空间;我省发展面临的全国独有优势和前所未有战略机遇没有改变,“三大经济发展战略”纵深推进,“三百工程”等重点部署全面铺开,环境改善的后发优势日益凸显,天时、地利、人和俱备,正是河北弯道超车、追赶跨越的大好阶段,为财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提高财源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另一方面,国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前行的复杂性短期内不会改变,我省经济筑底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部分行业和企业经营困难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入很难保持高速增长;国家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特别是“营改增”改革扩面扩围,直接导致地方收入减少。同时,今年国家已明确的政策性增支就有10余项,都是保民生的硬指标、硬任务,稳增长、调结构也要求一定的财政支出力度。可以说,财政经济已进入中速增长的转型调整期,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和政府承担的刚性支出增加的矛盾愈发突出。

  根据省委关于全省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2013年全省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战略目标,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支持实施我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扶贫攻坚战略,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民生优先,增加“三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节能环保等支出;压缩行政性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努力构建发展型、和谐型、法治型和效能型财政,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关于2013年全省预算草案主要收支计划安排情况

  综合考虑全省经济发展形势和政策性增减收因素,2013年全省全部财政收入计划安排3777亿元,比上年快报完成数(下同)增长8.6%,可比增长10%(剔除“营改增”政策性减收和铁路运输企业税收下划增收因素)。这样安排是与全省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的预期目标基本相适应的,也是稳妥可行的。

  2013年全省公共财政收入预算安排2262亿元,比上年增长8.5%,可比增长11%,其中:税收收入安排1714.8亿元,增长9.9%;非税收入安排547.2亿元,增长4.5%。按照国家规定口径,与上年年初预算相比,经常性收入增长10.9%。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加上中央财力性补助收入805.6亿元(不含提前通知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化和专项转移支付,下同)、调入资金8亿元,减去上解中央支出54.1亿元,2013年全省公共财政预算可用财力为3021.5亿元。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相应安排全省公共财政支出预算3021.5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12.9%。教育、科技、农业等三项支出安排落实了有关法律要求,全省教育支出785.1亿元,按法定增长口径(下同)增长13.9%;科技支出43.1亿元,增长18.3%;农林水事务等农口支出210.1亿元,增长16.6%。

  2013年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不包括社会保障基金,下同)安排1255.3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增长3.2%;基金支出预算安排1274.5亿元,比上年预算下降7.3%。

  (二)关于2013年省本级预算草案

  2013年省本级公共财政收入预算安排459.3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增长10%,可比增长5.2%(剔除铁路运输企业税收下划因素,下同)。其中:税收收入378.4亿元,比上年完成增长14.3%;非税收入80.9亿元,比上年完成下降6.6%。

  按照上述收入计划及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加上中央财力性补助805.6亿元、设区市及直管县上解34.8亿元,减去上解中央支出54.1亿元、补助设区市及直管县支出743.5亿元,2013年省本级公共财政预算财力为502.1亿元。上述中央财力性补助收入包括:税收返还176.3亿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222.4亿元、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10.8亿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3.3亿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140.6亿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55.4亿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51.9亿元、产粮大县奖励资金10.8亿元、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4.9亿元、企事业单位预算划转补助14.9亿元、工商部门停征两费转移支付5亿元、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92.8亿元、结算补助16.5亿元。省级补助设区市及直管县支出包括:中央税收返还116.1亿元、省对下财政体制政策返还40.7亿元、资源税定额返还12.5亿元、均衡性转移支付223.4亿元、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10.8亿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3.2亿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58.1亿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123.2亿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51.9亿元、产粮大县奖励资金10.8亿元、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4.9亿元、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27.2亿元、企事业单位预算划转补助10.7亿元、支持沿海地区规划实施补助等27.5亿元、其他补助22.5亿元。

  2013年省本级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安排502.1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14.2%。按照国家规定法定增长口径,教育支出安排62.6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2%;科技支出安排11.3亿元,增长13%;农业支出安排22.6亿元,增长10%,以上三项支出增幅均超过省本级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9.98%),达到了法定增长和省有关规定要求。

  2013年省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196.4亿元,比上年完成数下降1.6%;基金支出预算安排196.4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4.9%。

  2013年,省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需求与省级公共财政预算财力的差距较大,收支矛盾十分尖锐,预算平衡难度很大。为有效解决矛盾、确保预算平衡,我们加大开源节流力度,统筹安排、有保有压。在资金统筹方面,统筹专项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部门其他收入和中央补助收入。在支出管理方面,专项资金实行分类口切块,类口限额内,突出重点,轻重缓急,预留配套,自求平衡;按照零基预算原则清理到期项目,对支出依据不充分、标准不实等支出进行削减,优先保证基本性支出、政策性增支和重点支出需要。

  2013年,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保民生、保运转、保重点的总体要求,省本级财政支出安排如下:

  1.人员经费。安排145.7亿元,同比增加18.6亿元,扣除增人因素比上年增长14.6%。

  2.公用经费。安排53.3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3.总预备费。安排8亿元,与上年持平。

  4.专项项目支出。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财力在安排上述支出后,可安排用于专项项目支出的预算为295.1亿元,连同使用地方政府债券资金63亿元和中央对我省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127.4亿元,统筹使用省对下补助和其他支出27.5亿元,可统筹安排用于专项项目支出的资金为513亿元。重点安排以下四个方面:①支持沿海地区加快发展和扶贫攻坚战略实施方面,安排专项资金25亿元,全力助推曹妃甸区、渤海新区、北戴河新区率先发展;安排扶贫资金9亿元,把阜平县和环首都贫困县作为重中之重,合力攻坚,以重点突破带动片区发展,加快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继续安排基层建设年专项资金5.5亿元,与中央和省“一事一议”奖补资金、扶贫资金统筹使用,发挥资金合力,集中力量办好农民群众期盼解决的实事。②支持改善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方面,安排党务、人大、群团、行政管理事务专项支出2.4亿元,推动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为实现“风清气正、开放文明、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提供保障;安排公路建设等项目资金60.8亿元,高速铁路建设资本金2亿元,石家庄轨道交通专项资金4亿元,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发展硬环境;安排专项支出14.5亿元,用于推进基层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以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发挥“护城河”作用;安排生态环境建设专项资金5.6亿元,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节能减排,实施环京津、沿渤海等重点区域环境整治以及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等,加快建设城区天然气配套设施,推进以省会为重点的城市气化工程。③支持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教育专项支出安排39.3亿元;科技专项支出安排8.6亿元;农林水事务专项支出安排70.1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专项支出安排7亿元;医疗卫生事业专项支出安排50.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专项支出安排57亿元,其中用于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资金30.1亿元、支持就业再就业资金2.9亿元;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24亿元。④支持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安排专项资金41.9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央企进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业企业技改以及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航空服务业、旅游业和商贸流通发展。

  三、坚持依法科学理财,确保完成2013年预算

  2013年,我们将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认真执行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关于财政工作的决议,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及时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加快推进发展型、和谐型、法治型、效能型“四型财政”建设,确保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一)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科学调控稳增长。认真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要抓手,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科学培植财源,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选准财政投资方向,重点围绕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领域投放,做到资金跟着政策走、跟着规划走、跟着项目走。落实好财政促进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等政策,统筹支持提振城乡消费的各个环节。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对2013年国家明确取消(免征)的3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时督导有关部门落实到位,积极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各类产业发展资金的统筹整合,推动“三大经济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支持打造现代产业新体系。规范财政科技资金管理,强化创新驱动,积极助推创新型河北建设。加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力度,支持重点减排工程建设,推动环京津、沿渤海等重点区域以及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落实好对曹妃甸区、渤海新区、北戴河新区的财政体制优惠政策,统筹各级各类专项资金向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项目倾斜,持续推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

  (二)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开源节流保平衡。坚持加强收入依法征管与优化服务并重,加大综合治税力度,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促进财政收入应收尽收,坚决防止收取“过头税”、“过头费”。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统筹财政调控工具,加大对县域经济特别是全部财政收入3亿元以下县的扶持力度,不断做大做强县级财政收入“蛋糕”,增强县级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坚持发扬“五千五万”精神,加强协调配合,继续向中央争取并落实好促进河北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坚持“过紧日子”思想,认真落实改进作风、厉行节约各项措施,深化公务卡制度改革,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集中开展治理“吃空饷”活动,大力压减行政经费特别是“三公”经费开支,切实降低行政成本。

  (三)强化预算绩效约束,跟踪监控提效益。编实绩效预算,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项目遴选机制。今年省财政直管县全部试编绩效预算。狠抓预算执行,严格时间节点目标,严控预算追加和调整。强化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绩效管理,建立资金绩效进度督导机制。深化财政派驻监督改革,建立预算监督信息共享和情况反馈机制,有计划地开展重大财税政策、特别是民生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完善绩效评价方式方法,着力加强对财政重大支出政策和重大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建立常态化的财政重点再评价工作机制,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和绩效问责。

  (四)完善财政管理机制,科学理财上水平。进一步改进和规范省财政直管县管理,积极做好“营改增”等税制改革准备工作,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探索建立四类预算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全面推行并不断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投资评审等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继续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建设,促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规范发展,探索编制政府债务预算,推动全省政府性债务余额和债务率持续下降,防范和化解可能的财政风险。坚持公开与管理同步,按要求推进财政预决算信息和政策制度公开,主动接受人大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监督。

  (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基础强保障。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各项要求,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和作风,促进发展环境改善,提高为领导决策、为部门发展、为基层建设、为群众利益“四个服务”水平。

  各位代表,做好2013年财政经济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把各项财政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圆满完成全年预算任务,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建设大局,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早日实现!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