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详解预算报告——浓墨重彩惠民生
发布日期:2013年03月06日
2013年3月6日 来源:经济日报
重点增加了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
预算报告在力求全面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比如,预算报告指出,2012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3781.52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增长15.7%,全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到2199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了4%。2012年,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2048.2亿元,完成预算的100.6%,增长17.2%;中央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753.73亿元,完成预算的100.1%,增长22%。
“2013年,国家将集中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预算安排上,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增加了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全国政协委员王广谦表示。
报告显示,2013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计15712.5亿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13.5%,比上年执行数增长9.6%;用在公共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方面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支出安排合计17150.03亿元。
更加全面清晰地反映了政府4大类预算的收支安排情况
“今年财政预算报告在反映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3大类预算的同时,首次编报了201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实现了政府预算体系的完整编报。”王广谦委员说,这将更加全面清晰地反映政府4大类预算的收支安排情况,有利于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的审查和监督。
全口径预决算意即政府所有收支项目全部纳入预算和决算。今年首次正式编报的201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包括社会保险法已明确的各项基金。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编报预算后,关于社保基金的收入和支出显示得更加详尽,有利于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更有利于百姓看明白政府在民生投入上其实是付出很大的。”全国政协委员武献华表示。
回应当下群众关心的问题,注重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报告的内容与形式都体现了与时俱进。就内容上讲,除了重点突出、亮点纷呈,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回应当下群众关心的问题,比如‘三农’支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等重点事项,包括2012年一些支出科目执行数与预算数有所差异的原因等,都详尽地涵盖到了。”武献华委员表示。
仔细翻阅预算报告发现,2012年中央财政住房保障支出2601.6亿元,完成预算的122.9%,增长44.6%。超出预算较多,预算报告中专门给出了解释,主要是预算执行中增加了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危房改造的补助。
全国人大代表吕忠梅表示,“报告内容这么丰富,重点、热点、难点都涵盖到了,但整体长度却减少了。文字更加简练,注重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较好地体现了中央关于改进文风的要求。”
针对今年新任代表委员较多的情况,报告增加了名词解释的数量,并尽可能用通俗明白的语言作了解释,方便代表委员理解。武献华委员说,“报告有36个名词解释,比如,‘863计划’这个名词,是国家扶持高科技发展的一个项目,但是除了科技界的代表委员,其他人对这个概念就有可能了解得不那么充分,现在看了名词解释,马上就能明白”。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