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解读>部分省市预算报告汇编

关于贵州省2010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及2011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1年03月06日

 (2011年1月18日在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贵州省财政厅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0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及2011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全省和省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在中共贵州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各项财税改革措施,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合理有序安排预算支出,圆满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预算任务。

  (一)全省预算执行情况

  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预算是:全省一般预算收入460亿元,一般预算支出1200亿元。

  全省一般预算收支情况:据快报统计,2010年全省财政总收入969.73亿元,其中全省一般预算收入533.89亿元,为预算的116.06%,比上年增加(以下简称为增加)117.43亿元,比上年增长(以下简称为增长)28.20%。全省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395.58亿元,增加83.88亿元,增长26.91%;非税收入138.31亿元,增加33.54亿元,增长32.02%。全省一般预算支出1643.17亿元,增加284.41亿元,增长20.93%。

  全省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全省一般预算收入533.89亿元,加上中央各项补助1052.75亿元、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54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亿元,当年收入合计1653.64亿元。

  全省一般预算支出1643.17亿元、上解中央支出1.09亿元、安排省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73亿元,当年支出合计1670.99亿元。收支相抵,当年支大于收17.35亿元,动用上年结余弥补。

  (二)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省本级预算是:一般预算收入103.50亿元,支出253亿元;基金收入16.13亿元,支出16.13亿元。

  省本级一般预算收支情况:据快报统计,省本级一般预算收入108.32亿元,为预算的104.65%,增加14.27亿元,增长15.17%。其中,税收收入75.01亿元,为预算的98.81%,增加8.66亿元,增长13.05%;非税收入33.31亿元,为预算的120.73%,增加5.61亿元,增长20.26%。省本级一般预算支出337.30亿元,减少50.89亿元,下降13.11%。

  省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转移支付向基层倾斜,年度中新增安排省对下转移支付27.14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57.74%;二是中央基本建设国债支出列支方式改变,项目体现为市、县支出,省本级支出相应减少61.36亿元;三是2010年超收收入的安排,按照财政部的要求,年度中除按政策、规定增加抗旱、新农合、地氟病防治、家电以旧换新省级配套等支出18.51亿元外,年底超收收入和新增(结余)财力不再分配。同时,2010年省本级预备费不再按原办法分配,专项用于解决农村特困户吃粮问题。两项合计比上年同期减少支出27.63亿元。剔除不可比因素,2010年省本级支出同比增加38.10亿元,增长12.73%。

  省本级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省本级一般预算收入108.32亿元,加上中央各项补助1052.75亿元、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54亿元、各地结算上划收入5.50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亿元,省本级总收入1233.57亿元。省本级一般预算支出337.30亿元,加上省对下补助支出871.78亿元、上解中央支出1.09亿元、安排省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73亿元,省本级总支出1236.90亿元。收支相抵,当年支大于收3.33亿元,加上上年结余,减去结转下年安排支出后,净结余0.72亿元。

  省本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省本级基金收入33亿元,为预算的204.62%,增加17.13亿元,增长107.95%,主要是省属破产、改革改制企业上缴的土地出让金、社会福利和体育事业彩票公益金、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等增收较多;省本级基金支出11.55亿元,增加8.78亿元,增长316.86%。下划各地支出21.58亿元,增加7.18亿元,增长49.84%。主要是按照“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的原则,年度中增加安排省属破产、改革改制企业职工安置费、社会福利和体育事业彩票公益金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等支出11.12亿元。

  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1亿元;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77亿元;结余0.24亿元,按《贵州省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报试行办法》规定,结转2011年安排使用。

  二、2010年主要工作

  一年来我们着重抓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省级财政安排快速铁路建设资金15.88亿元,高速公路建设资本金14.1亿元,贵阳机场扩建二期工程2亿元。及时拨付中央安排我省公用投资项目资金126.11亿元,以及中央代理我省发行的54亿元地方政府债券,重点用于快速铁路、高速公路、水利设施及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明确各部门专项资金、各地新增财力主要用于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的配套,切实保障在建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落实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拨付“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两项政策财政补贴资金9.26亿元,努力提升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

  (二)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

  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农投入。2010年全省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246.48亿元,同比增长23.90%,不断健全和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落实支农惠农强农政策措施。下达农作物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6.30亿元,退耕还林农户补贴12.72亿元。省级将农资综合直补17.03亿元和对种粮农民直补0.7亿元,直接发放到农户“一折通”账户。加强对农村水利、电网、环境整治、农村公路和沼气建设投入力度。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3.09亿元,奖补试点县扩大到66个,覆盖试点县20%的行政村,受益群众近1000万人。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安排下达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6.98亿元,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专项资金6.22亿元,整合各类资金16.63亿元,重点支持以草地生态畜牧业、茶产业和精品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三)积极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安排技改专项资金、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及科研创新能力专项资金5.29亿元,集中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带动作用明显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项目的技术改造,促进科研新技术、新成果在企业的推广运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环境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节能奖励及淘汰落后产能资金4.56亿元,省级提前安排并及时拨付污水、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亿元,下达污水管网建设中央专项资金3.82亿元,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污染防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支持非公经济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中央和省财政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28亿元,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促进我省非公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导向功能。积极支持对节能环保、自主创新产品的优先采购,通过政府采购渠道共采购节能节水、环保产品16.72亿元。

  (四)大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支持教育优先发展。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2010年全省财政教育支出完成290.82亿元,同比增长14.29%。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扩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资助面。建立健全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实施对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提高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免除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稳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实施。中央和省财政安排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5.55亿元,完成32.5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及时拨付中央和省级住房保障补助资金29.40亿元,确保各地住房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进。大力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省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调整为1186元,比上年提高330元,基本实现了以县为单位的应保尽保。全省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人均每月231元。加强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省级财政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40.8亿元,全省参合人数达3029万人,参合率达96.23%;投入5.9亿元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免疫规划、重点人群健康指导、儿童保健等9项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有序推进;为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安排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费2.06亿元,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启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工作,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服务和管理,大力推动全省广大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脱贫致富。保障生活困难群众元旦春节期间基本生活。针对2010年四季度以来我省食品价格上涨较快的情况,及时对城乡低收入群众、优抚对象发放一次性价格补贴,安排省属高校学生食堂临时补贴,提前预拨2011年中央及省级城乡低保及优抚补助资金41.95亿元,切实保障城乡生活困难群众元旦春节期间基本生活。积极做好“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各项建设经费保障工作。

  (五)切实做好防灾救灾资金保障

  为应对百年不遇的严重旱情,省级财政及时下达抗旱救灾资金7.8亿元,主要用于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抗旱机具购置、受灾群众生活补助等。入汛以后及时安排抗洪防汛资金1.12亿元,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时下拨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1.93亿元,帮助灾区受灾群众解决口粮、衣被、取暖等基本生活困难。关岭县岗乌镇特大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后,及时下达中央和省级救灾补助专项资金1.3亿元。同时,安排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1.11亿元,用于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及应急搬迁等相关工作。

  (六)深入推进财税改革和加强财政管理

  全面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工作。采取大集中的模式建立全省统一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将非税收入征收项目、标准固化,并与各执收单位进行绑定,有效抑制乱收乱罚行为;取消执收单位的过渡性账户,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及时入库。2010年所有省级单位、9个市(州、地)本级和84个县(市、区、特区)已纳入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范围。着力加强“预算编审、绩效评价、财政监督”三项重点工作。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坚持有保有压,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2010年省直部门一般公用支出继续实行“零增长”,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部门预算编审工作。结合资产管理和政府采购管理,规范预算编制程序,细化预算编制内容,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重大项目资金使用为重点,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加强财政监督管理,逐步完善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机制。

  (七)科学编制“十二五”财政发展规划

  根据省委、省政府“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研究制定“十二五”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目标,发挥财政职能,完善财政政策,深化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绩效,健全公共财政体系,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强化财政调控能力。确保到2015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元,实现“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15%以上的目标。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五年来,全省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1.55%,比“十五”时期年均增速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从2006年的226.82亿元增加至533.89亿元,增长了1.35倍,年均增长23.98%,比“十五”时期年均增速提高7.44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合计5472.2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94倍;年均增长25.95%,比“十五”时期年均增速提高4.57个百分点。同时期,一般预算支出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十一五”以来的占比年均达31.76%,比“十五”时期年均占比提高6.9个百分点。

  过去的五年,全省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财政自身实力不断提升,中央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性安排解决民生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人均财政收支水平低,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财政支持加快经济发展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财政管理基础仍较薄弱,财政支出绩效和理财水平尚需提高。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健全科学决策机制,着力深化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逐步加以解决。

  三、2011年全省和省本级财政预算草案

  (一)2011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2011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编制好今年预算,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对推动全省经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编制2011年预算的指导思想是:继续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认真履行财政促增长、调结构、保民生和保稳定的职能作用。坚持积极稳妥、留有余地的方针,合理安排预算收支规模。收入预算与2011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适应,支出预算坚持统筹兼顾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有保有压。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发展工业化、稳妥推进城镇化,保障与改善民生,严格控制公用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坚持依法理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2011年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

  1.考虑到2011年可能出现但目前地方又难以预测的经济形势、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对我省财政收支的影响等因素,全省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均按照15%的增长速度安排。

  2.继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重点保证农业、教育、科技等支出的法定增长,集中财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

  3.实行部门综合预算,将上级财政提前通知对下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数额纳入本级预算,进一步提高各级财政预算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2011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安排

  全省财政总收入1115亿元,增长15%,全省一般预算收入614亿元,增长15%;全省一般预算支出1500亿元(含中央各项补助相对固定部分),比上年预算增加300亿元,增长25%。如果考虑到年度内中央非固定专项补助的陆续下达,实际支出数还将增大。年度中预算执行情况,我们将按规定及时向人大常委会汇报。

  2011年省本级财政收支预算:省本级一般预算收入120.33亿元,增长11.09%。其中:税收收入85.68亿元,增长14.23%;非税收入34.65亿元,增长4.02%。加上按照财政部规定,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预计新增非税收入16亿元(相应增加省本级支出16亿元,不能形成可支配新增财力)。一般预算收入合计136.33亿元。

  省本级一般预算支出319.99亿元(含补助各地专项支出及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省级列支18.33亿元),比2010年预算增加66.99亿元,增长26.48%(如减去国家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增加转移支付支出因素,同口径增长19.24%)。加上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后增加支出16亿元及中央下达专款省级列支部分34.58亿元,一般预算支出合计370.57亿元。

  2011年省本级预算平衡预计:按上述收支预算,一般预算收入合计136.33亿元,加上中央下达相对固定补助收入762.86亿元,各地结算上划省收入5.3亿元,调入省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4.98亿元,上年滚存结余55.20亿元(含上年结转54.32亿元),省本级总收入984.67亿元。

  省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合计370.57亿元,加上安排省对下转移支付558.24亿元(不含专项转移支付中非固定部分),上年结转支出54.32亿元,上解中央支出1.09亿元,省本级总支出984.22亿元。收支相抵,省本级一般预算年终净结余预计0.45亿元,收支基本平衡。

  2011年省本级基金预算:省本级基金收入28.20亿元,按收支平衡原则,省本级基金支出28.20亿元(含对下补助支出)。

  2011年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86亿元,加上上年结转0.24亿元,当年收入合计3.10亿元。按收支平衡原则,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10亿元。

  四、完成2011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为完成2011年的预算任务,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继续抓好增收节支,确保全年预算收支任务圆满完成

  依法依规加强财税收入征管,确保各项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一般性公用经费支出继续实行“零增长”。切实抓好预算执行,提高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均衡性和有效性。

  (二)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大力支持全省经济加速发展

  一是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财政保障能力。二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三是加强重点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建立健全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淘汰落后产能,支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四是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投入力度,促进全省旅游产业加快发展。五是落实各项财税政策措施,支持贵阳市加快发展。

  (三)加大财政“三农”投入,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

  继续支持黔中水利枢纽等重点骨干工程建设和民生水利建设,切实加强城乡水源工程建设,加快解决工程性缺水和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实现全省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的目标,保障粮食稳定增产。认真落实财政支农支出政策,整合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促进草地畜牧业和特色种植业产业化发展,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应,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进一步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投入力度,奖补范围扩大到全省88个县,覆盖全省25%的行政村。集中资金实施连片扶贫开发,研究制定“摘帽不摘政策”的激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扶贫开发重点县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四)贯彻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

  研究制定促进工业加速发展的财政政策措施,重点支持我省十大产业、园区经济和非公经济加快发展,增强工业吸纳就业和带动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的能力。一是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用于支持工业发展的省级财政性专项资金,设立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二是设立省级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和推动对外贸易加快发展。三是研究制定财政扶持政策,大力支持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四是构建省级投(融)资平台,为招商引资、工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五是创新城镇化建设投资机制,增加省级财政投入,吸引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城镇化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五)大力支持民生改善,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切实保障十大民生工程顺利实施。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我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十大工程顺利实施。二是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增加农副产品供应,降低流通成本,稳定市场价格。针对市场价格变化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不受物价上涨影响。三是积极支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确保教育投入的法定增长,促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稳步协调发展,推进全省人口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四是加强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医疗卫生和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全面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支持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公共医疗卫生改革的支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促进就业支持机制,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就业问题。五是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加快改善广大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进一步加快公共租赁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大力推进各类棚户区住房改造工作,切实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六是积极推进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加大对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投入,积极支持公益性文化和体育事业、新兴文化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支持承办好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六)积极争取中央支持,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争取中央进一步加大对我省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增强县、乡财政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能力。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争取国家对我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更大的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安排我省更多的地方政府债券,集中用于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民生工程。积极开展与国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间的金融合作,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七)围绕“三个建设年”活动的开展,努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2011年,全省财政部门将以开展“作风建设年、环境建设年、项目建设年”为主题,认真清理涉企收费,及时向社会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努力营造招商引资促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同时,各级财政部门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大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作技能和政策管理水平,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做到依法办事、服务提质、效率提高、群众满意,不断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各位代表,2011年财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在中共贵州省委的领导下,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2011年财政收支预算任务全面完成,促进全省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