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2010年财政预算报告解读>部分省市预算报告汇编

关于云南省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05日

——2010年1月22日在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云南省财政厅

 

  一、200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9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全省各级财税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克服减收增支困难,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在全省经济企稳向好的形势下,财政收支平稳运行,超额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财政收支目标任务。

  (一)全省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09年,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98.3亿元,比2008年决算数增加84.2亿元,增长13.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48.1亿元,比2008年决算数增长13.6%;非税收入完成150.1亿元,比2008年决算数增长14%。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949.8亿元,比2008年决算数增支479.6亿元,增长32.6%,财政支出年度增加额首次突破400亿元,财政收支均超额完成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二)省本级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09年,省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0.5亿元,比2008年决算数增加14.1亿元,增长10.3%;一般预算支出完成513亿元,比2008年决算数增支172亿元,增长50.5%。

  二、2009年全省财税工作情况

  2009年,全省财税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措施,坚定信心保增长、坚持不懈保民生、坚定不移保稳定,财政收入增长由负转正、止跌回升,财政支出实现历史性突破,促进了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攻坚克难,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加强税收收入分析,强化税收专项检查和税收稽查,加大清理欠税工作力度,确保依法征税、堵塞漏洞、应收尽收。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加强财政票据管理,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征缴入库。抓住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134.5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并争取中央代发84亿元地方债券,有效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二是迎接挑战,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增长。全省经济建设支出完成5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7%。在积极争取到中央扩大内需资金158亿元的基础上,多渠道筹措扩大内需配套资金30.7亿元,确保了中央扩大内需项目的顺利实施。安排专项资金11.6亿元,认真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工业产品促销、重要商品储备政策,以消费拉动内需取得突出成绩。省财政年初预算统筹安排基本建设资金60亿元,多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支持了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以大项目带动投资增长取得明显成效。积极支持实施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扶持提升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积极支持我省企业改革与发展。深入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计划,积极支持滇池水污染治理、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和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支持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推广使用节能产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施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三是支持“三农”,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全省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264.7亿元,比上年增长48.9%。省财政筹集整合资金51.8亿元,支持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发展条件持续改善。筹集资金126亿元,认真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筹集资金2.5亿元开展农业保险试点,着力扶持生猪、奶牛等产业发展。筹集安排资金14亿元,大力支持实施优势生物产业发展计划,发展现代农业。筹集安排扶贫资金23.6亿元,重点实施了贫困乡整乡推进试点、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和易地扶贫搬迁等工程,解决和巩固了6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多渠道筹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3.1亿元,实施了281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及时下达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27.01亿元,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省财政安排资金3.97亿元,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筹集安排资金1.17亿元,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网点建设。四是保障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全省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1286亿元,比上年增加336亿元,增长35%,占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66%。全省教育支出完成307.4亿元,比上年增长27.1%,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实现“普九”目标任务,超额完成150万平方米的中小学校舍D级危房改造任务,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303.2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全面落实促进创业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时足额发放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进一步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认真兑现抚恤补助政策,大力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全省医疗卫生支出完成151.4亿元,比上年增长40.5%,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支持新一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和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全省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3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积极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全民体育健身活动。省财政多渠道筹集资金44.9亿元,支持5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及时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切实缓解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五是维护稳定,巩固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积极推进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监狱布局调整。筹措安排补助资金9亿元,保障工商“两费”停征后工商系统的正常运转。安排资金1.1亿元,大力支持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安排禁毒专项经费3.1亿元、境外罂粟替代种植项目资金8141万元,积极支持开展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安排专项资金2.6亿元,积极支持做好民族、宗教、维护稳定等工作。及时拨付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资金13.1亿元,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帮助灾区恢复重建。积极支持防震减灾十大能力建设。六是倾斜基层,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积极调整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基层财政的补助。省财政共安排均衡性转移支付及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奖补资金77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各级财政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安排工资性转移支付资金101.3亿元,另增加安排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16.5亿元,确保了公务员工资发放和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顺利实施;安排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资金15.1亿元,支持民族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七是深化改革,财政管理全面加强。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深化,“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顺利实施,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稳步推进,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一步完善,省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稳妥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更加完善,财政资金监管全面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更加安全、规范、高效。

  三、201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10年我省财政预算编制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入推进财税制度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厉行节约,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不断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努力推动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全省地方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2010年,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768.1亿元,比2009年快报数增长1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2183.8亿元,比2009年快报数增长12%。

  (二)省本级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2010年,省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47.7亿元,比2009年年初预算增加12.5亿元,增长9.2%;一般预算支出安排373亿元,比2009年年初预算增长24.3%。

  四、2010年主要财政工作及措施

  2010年,我们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坚定信心、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着力增投资、扩消费,转方式、调结构,重民生、建和谐,快发展、上水平,支持巩固经济回升基础,努力推动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狠抓财政增收节支,进一步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在继续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基础上,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努力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加大各项非税收入的收缴力度,确保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抓住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对西部地区加大政策支持的契机,积极争取中央增加对我省的补助。积极推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将会议、庆典、论坛、出省考察经费压缩20%,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经费在2009年基础上实行零增长,严控新建楼堂管所,推进效能政府建设。二是保持公共投资力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省级财政拟安排各类基本建设资金60亿元,保持基本建设投资力度,着力巩固和加强经济回升基础,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落实和完善企业扶持政策,保持企业扶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积极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支持各类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工业聚集发展。认真落实完善财税扶持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继续支持旅游“二次创业”,扶持发展面向生产、面向农村、面向民生的服务业。积极支持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的贡献。继续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支持节能减排,加强九大高原湖泊和江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修改完善《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办法》,着力推进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加大财政支农投入,进一步夯实“三农”发展基础。省级财政拟安排农林水事务支出35.9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25.9%。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扩大涉农补贴范围和规模,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县域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继续完善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省级财政拟安排教育支出33.6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15%,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不断完善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大力支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省级财政拟安排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49.5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3.9%,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制定实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异地持卡就医试点范围,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完善城乡临时救助制度,加快发展以养老服务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省级财政拟安排医疗卫生支出35.4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31.1%,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支持疾病预防体系建设,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省级财政拟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9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20.1%,支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支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继续支持新建50万套保障性住房,切实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五是深化财政改革,不断提高为民理财的能力和水平。科学制定我省“十二五”财政体制方案,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和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以及民族地区的政策性转移支付制度。2010年,省级财政拟安排省对下均衡性转移支付和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奖补资金87.3亿元,比上年增长13.4%。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狠抓预算执行管理,完善专项资金整合办法,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省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国库管理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监管水平。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为启动“十二五”规划打基础的重要之年,我们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