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农村消费拉动内需”建议的答复(摘要)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02日
一、关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已全面铺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即将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试点。各级财政部门通过不断深化财政改革,积极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努力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农村社会保障投入力度,保障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据统计,全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的资金分别从2003年的2712亿元和83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6770亿元和2826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20.1%和27.7%。重点支出方面,2003—2008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就业支出918亿元,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4422亿元,城乡低保补助资金995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416亿元。2008年底,全国农村低保平均补差水平达49元/月。广大农民更好的分享到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下一步,财政部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措施,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将在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时予以统筹研究。
二、关于培育农村消费市场问题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工作重中之重,近年来,财政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完善相关政策,培育农村消费市场,刺激农村消费,强农惠农。一是加大对农村信贷的支持力度。2009年研究出台了《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金[2009]30号),明确对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按增幅给予奖励。二是加强农村流通网络建设。2006年,中央财政专门设立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2007年,中央财政又设立“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供销社系统农资和农副产品服务网络的改造运营。2009年,又较大幅度的扩大了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和“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专项资金规模。三是开展家电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2009年2月起,家电下乡在全国推广。下乡家电主要选择了农民消费意愿强烈,产品技术、性能比较成熟、售后服务体系比较完善、生产能力较大的种类,目前,已增加到9大类,基本涵盖了农民生产生活所需的主要家电品种,受到了广大农民广泛欢迎。与此同时,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也进展顺利,取得了预期效果。上述政策的出台实施,对培育农村消费市场,刺激农村消费,强农惠农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完善培育农村消费市场的政策措施,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将在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时予以统筹研究。
感谢你们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二○○九年九月四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