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2010年财政预算报告解读>媒体报道

“国家账本”的民生情怀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11日

中国财经报

 

  温暖的“民生财政”账本

  “今年的预算报告充分体现了对民生的重视。教育、医疗等民生投资和‘三农’项目所占比重非常大,占今年预算的四分之一还多。公共财政越来越向民生倾斜,是近几年来财政预算越来越明显的特征,充分说明政府体察民情关心百姓冷暖,是一份非常温暖的‘民生财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财政厅厅长陈先森这样评价今年的预算报告。他认为,预算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实在,分析问题深刻到位,工作安排措施有力。在预算安排上重点向民生事业、困难地区、重点行业倾斜,财政赤字和国债也控制在一定规模,有利于财政安全和稳定。

  数字验证了陈先森的判断。2010年,中央财政继续向“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等社会事业领域倾斜:用于“三农”支出8183.4亿元,增长12.8%;教育支出2159.9亿元,增长9%;医疗卫生支出1389.18亿元,增长8.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82.25亿元,增长8.7%;保障性住房支出632亿元,增长14.8%,都高于中央财政支出6.3%的平均增幅。

  预算报告更加全面科学

  “今年的预算草案所反映的内容在深度上有较大的拓展,仅从预算草案的篇幅就可看出,今年预算草案比去年多了80页。”陈先森说,今年的预算报告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加细化。为了更加细致地反映财政支出的具体情况,增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的透明度,在编制2010年预算时,对部分政府支出科目进行了调整、拆分或重新冠名,并首次将报送全国人大审议的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全部细化编列到款级科目。

  另外,今年的预算报告还更加全面、科学。在往年编制公共财政预算和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基础上,从2010年起,新增编制全国和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更加全面地反映了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收入预算编制,按照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经济增长预期指标,参考各项税收和税基的对比关系和弹性系数,测算各项收入,同时考虑预算年度将要出台的增、减收政策,合理确定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和收入规模。

  预算报告“审得清”

  “主要数据都画了图列了表,今年的预算报告通俗易懂,非常具体也非常详细。”陈先森对今年的财政预算报告还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好懂”。

  他介绍说,今年的预算报告充分体现了科学化精细化特点。“从预算报告本身看,支出、收入的来源和去向,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都表述得清晰明白,准确完整地反映了全国财政运行的实际情况,体现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报告文风朴实、简洁。在有限的篇幅里,国家几万亿的大账,简洁、明快、清晰、完整地表述出来了。”陈先森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