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2009年财政预算报告解读>部分省市预算报告汇编

关于云南省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09年03月06日

  一、200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全省各级财税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理财治税、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在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全省财政收支平稳运行,预算执行情况较好,圆满完成了全年财政收支任务。

  (一)全省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08年,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13.6亿元,比2007年决算数增加126.9亿元,增长26.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82.3亿元,比2007年决算数增长27.4%;非税收入完成131.3亿元,比2007年决算数增长21.5%。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470.7亿元,比2007年决算数增支335.5亿元,增长29.6%,财政支出年度增加额首次突破300亿元,支出增幅再创分税制改革以来最好水平。财政收支均超额完成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二)省本级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08年,省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5.9亿元,比2007年决算数增加28.6亿元,增长26.7%;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41亿元,比2007年决算数增支80.8亿元,增长31.1%。

  以上均为快报数,财政部批复我省2008年财政决算后,部分数据还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变化情况。

  二、2008年全省财税工作情况

  2008年,全省各级财税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密切关注财政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加强和改善财政运行质量,促进了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一是努力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增强财政保障能力。2008年,面对雨雪冰冻、地震、洪涝、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各级财税部门紧密配合,扎实工作,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依法加强税收征管,确保各项税收收入及时足额收缴入库;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稳步提高非税收入对财政增收的贡献;努力巩固培植财源,不断夯实财政增收基础;积极争取中央对我省的支持,有力提高了全省财政的保障能力。二是突出重点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省经济建设支出完成257.5亿元,比上年增长27%,有力地支持了全省交通、能源、农林水利、教科文卫、生态环保、城镇发展等领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省财政安排资金24.61亿元,积极支持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实施了滇池水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节能减排等一批重大生态环保项目建设。省财政安排资金16.4亿元,全力支持我省企业改革与发展。对地方金融企业实行一系列财政优惠扶持政策,积极促进地方金融体系构建和资本市场发展。加强财政与金融的合作,引导金融资金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省财政千方百计筹措10亿元资金,确保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三是加大“三农”投入,扎实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继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资金重点向“三农”倾斜,全省投入财政支农资金177亿元,比上年增长38.7%,着力解决了一批农业最关键、农村最薄弱、农民最急需的问题。省财政筹集安排资金96亿元,重点加强农村高稳产农田和基本农田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积极支持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得到提升。对农业、农民和农村低收入人群的直接补贴资金达106.4亿元,比上年增加55亿元,增长107%,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10亿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明显。筹集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19.3亿元,解决和巩固6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积极支持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各项配套改革顺利推进。四是大力改善民生,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省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确保一系列解决民生问题的方针政策得到落实。全省教育支出完成241.3亿元,比上年增长26.7%,重点支持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改革高校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大中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积极支持呈贡高校新区建设。全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226.5亿元,比上年增长32.9%,积极支持就业再就业,足额落实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大力支持全省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积极支持廉租住房和农村敬老院等社会福利事业项目建设。全省医疗卫生支出完成104.4亿元,比上年增长35.4%,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积极支持城市社区和农村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在全省开展城乡医疗救助,积极支持开展新一轮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全省科技、文化、体育、传媒和计划生育支出完成57.1亿元,比上年增长37.8%,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科技、文化、体育、传媒和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生活。五是积极推进改革,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财政预算和国库管理得到加强,预算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更加完善,基层政府保工资、保运转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逐步提高。财政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更加安全、合规、高效。

  2008年,我省财政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省财政改革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搞建设与保民生的矛盾日益突出;预算决策机制有待进一步科学化、民主化政府债务负担较重转移支付制度需进一步健全完善;一些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较弱;财政管理还不够科学精细,绩效有待提高;一些干部科学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上下功夫,在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上下功夫,在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上下功夫,在改进工作、促进发展上下功夫,力求用新理念谋求新发展,用新思路破解新难题,用新机制营造新环境,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

  三、200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对全国的经济运行造成明显冲击,对我省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2009年宏观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使得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增多,各种减收增支因素相互交织,全省及省本级财政形势十分严峻。

  2009年我省财政预算编制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的各项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扩大内需的政策落实到位,加大对“三农”、民生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建设的投入,为防止经济下滑发挥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作用。支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增收节支、统筹兼顾、留有余地的方针,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科学管理,着力提高财政资金绩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全省地方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2009年,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662.7亿元,比2008年快报数增长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617.8亿元,比2008年快报数增长10%。

  (二)省本级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2009年,省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35.2亿元,比2008年年初预算增长22.7%;一般预算支出安排300亿元,比2008年年初预算增长29.4%。

  2009年,全省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支出增幅分别按8%和10%安排,已充分考虑了影响财政收入的各种因素,是按照全面完整、量入为出、确保平衡的原则来安排的,充分体现了有保有压、统筹兼顾、确保民生、力保重点、支持改革与发展、扩大内需的工作方针。

  四、2009年主要财政工作及措施

  2009年,各级财税部门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抢机遇、增投资、强产业、扩消费、添活力、重民生、抓生态、保稳定的思想,千方百计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工作,继续保持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服务我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一是以扩大内需为抓手,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省财政将安排各类基本建设资金60亿元,重点支持推进公路、铁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镇供水、地下管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打牢经济发展基础。着力支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高产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着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建立有利于企业减负、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财税环境,继续支持好滇池水污染治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批重大生态建设项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支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抓好增收节支工作,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加强对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跟踪、分析和预测,认真分析解决影响我省财政增收的因素。积极研究支持产业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巩固财政增收基础。配合税务部门抓好收入征管,确保税收收入稳定增长。改进和完善非税收入管理模式,提高非税收入对财政增收的贡献。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对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出国(境)经费等实行零增长。三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继续把支持“三农”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省财政将安排农林水事务支出28.5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35.8%,并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强银政合作,完善农村信用担保制度,引导更多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向“三农”,形成多元化支农投入格局。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进一步扩大涉农补贴范围和规模,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实施农民收入翻番计划,加大农村劳务输出培训,着力优化农民工返乡创业环境,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继续支持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新三年行动计划,稳步提高农村群众收入水平。支持实施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农垦及国有农(林)场等改革,继续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积极支持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支持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四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省财政将安排教育支出40.7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40.7%,着力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支持农村中小学排危工程和教师周转房建设,支持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省财政将筹措9亿多元资金并给予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认真落实省政府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20项政策措施。省财政将安排社会保障支出47.7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33.5%,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继续完善社会保险和城乡救助制度,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企业退休人员待遇调整工作,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增加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补助,将城乡困难群体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未纳入城乡低保范围的边缘群体和其他临时困难群众给予临时救助。省财政将安排医疗卫生支出27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14%,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标准和起付、封顶线,加大对困难群众看病就医的救助,支持基层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和药品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支持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体系建设,确保食品、药品安全。进一步支持好科技、文化、体育、传媒等社会事业建设,落实好各项计划生育政策,大力支持做好社会稳定工作。五是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努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继续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现行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提高基层政府在资金安排、使用方面的自主权。进一步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省财政2009年将安排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奖补资金77.2亿元,比上年增长17.2%,着力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继续推进专款切块到县改革试点,逐步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进一步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继续深入推进预算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启动财政“省管县”试点工作,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2009年是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奋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