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政赋能激活力 之江潮涌向新行——浙江财政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5004亿元,同比增长5.8%;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6.6%,出口增长贡献率居全国首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13元,同比实际增长5.3%……浙江,这个开放大省、制造大省,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期中答卷”。
自2022年以来,浙江省已连续4年在年初向社会发布全年经济政策安排。今年,在“8个政策包+4张要素保障清单”整体框架下,浙江财政进一步迭代完善新一轮财政支持政策体系,通过“有效政策加力提效、低效政策全面缩减、无效政策果断压减”,让政策更聚焦、更精准。
省级财政统筹资金1042.8亿元,集成148项政策,将“两重”“两新”、创新浙江、高水平对外开放、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全部纳入政策体系,资金规模和统筹力度均超往年,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政企协同破局
今年的经济形势,给浙江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压力测试”。在这场考验中,众多企业凭借自身实力与政府支持,稳健应对。
近年来,浙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政策精准滴灌,行政效能提升,让企业家们能放开手脚专心搞发展。
特别是,财政部门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政策资金齐发力,着力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财政保障体系——跟踪研究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金华义乌退税试点完成拓面,新增内蒙古二连浩特和满洲里两个口岸作为对应离境港;同时,按照“能下快下”“能拨早拨”的工作思路,全力加速资金拨付进度。
今年上半年,浙江外贸出口突破2万亿元,达到2.07万亿元,增长9.1%,对全国出口增长贡献率达19.8%,居全国首位。
科技创新活力迸发
DeepSeek的横空出世,将全球目光聚焦到浙江这个传统制造大省。事实上,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浙江从“制造”到“智造”早已蓄力多年。
2024年,浙江“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规上营收9.19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达78.3%,较2023年提升0.4个百分点;全年营收同比增速5.9%,高于规上工业1.1个百分点。目前,浙江省已拥有绿色石化、现代纺织与服装、高端软件、智能物联、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5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温岭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温岭财政以“集中财力办大事”为导向,构建“政策集成+资金统筹”精准支持体系,迭代升级“8+4”经济政策体系,根据绩效导向将原有涉企政策整合为116项政策措施,覆盖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商贸服务等领域。同时,创新财政涉企专项资金“切块限额”、竞争性分配双机制,根据政策设置奖励上限,将资金分配与项目绩效挂钩,优先支持高新技术、智能制造等关键领域。
台州市黄岩区拥有多个“国”字招牌——“中国模具之乡”“中国塑料日用品之都”“中国电动自行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等。在机器轰鸣的同时,黄岩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速进行——2024年9月,搭载国内最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的浙东南智算中心一期正式运营,算力规模达400PetaFLOPS,相当于20万台高性能计算机同时运行。
“大模型时代,算力是燃料,算法是引擎。而这场竞赛的终点是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浙东南智算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构建生产级AI模型,需要消耗大量算力。若选择购买高性能芯片,不仅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而且还面临专业技术团队组建、系统运维管理等一系列压力。因此,按需租用算力成为务实之选。该中心的目标是打造国产化、普惠化的AI算力基础设施。
7月16日,《黄岩区支持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试行)》发布,该区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算力券、模型券、算力技术攻关等方面,着力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培育。目前,黄岩区财政局正积极与台州市科创母基金对接,计划共同组建总规模10亿元的台州市算力产业基金,投向算力产业上下游企业。
在“世界超市”义乌,2022年启动建设的第六代市场——全球数贸中心将于今年10月开业。该中心聚焦时尚珠宝、护肤医美等前沿产业,以“流量运营者”身份为商户提供创新展示交易、全球品牌孵化、供应链金融等全方位服务,推动“人、货、场、链”数字化升级,打造以跨境电商为核心的新一代市场综合体,实现从坐商、行商到“云商”的转型。
未来已来。浙江,这片充满敢闯基因的热土,在考验中壮大,正以“挑大梁”的担当和“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