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浙江财政以数智财务平台推动厉行节约走深走实 把“紧”日子过成“精”日子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背景下,近期印发的新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强调,要坚持从严从简,带头过紧日子,勤俭办一切事业;坚持提质增效,科学统筹财政资源,严格控制经费支出等,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
如何在过紧日子的同时实现“精准化治理”?浙江省财政厅以“浙里报账”数智财务平台为抓手、以“无纸化报销”为切口,重构财务管理体系,用数字化手段强化预算约束、加强经费管理、监控预算执行中的偏差和漏洞,将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出实效来。
严把资金关口 扎紧经费“口袋”
2021年8月上线的“浙里报账”,是浙江省财政厅在全国首创的行政事业单位数智财务管理平台,是面向浙江省所有行政事业单位、涵盖部门所有经济业务、贯穿预算管理全流程、嵌入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实现会计档案电子化的数智财务综合管理系统。
作为财政财务管理领域的数字化改革探索,“浙里报账”紧密结合预算管理一体化,助力提升浙江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精细化水平,切实把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
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例,其预算支出严格按照预算项目方式进行管理,将各处室申报的项目预算按处室、项目的维度分解至各处室,各处室通过“浙里报账”支付财政资金时,须精准匹配预算项目,严禁跨项目混用或挪用资金。
“我们的工作经费包含委托业务费、会议费等多个经济科目,经财务审计处分解下达后,每一笔支出都通过‘浙里报账’平台全程留痕。”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反垄断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在‘浙里报账’中,各项支出可严格按照预算来控制单位的支出流程,做到‘无预算、不支出’,从源头上把住了资金‘关口’,体现了‘紧’的原则;与此同时,财务部门也可以借助平台数据合理调整预算分配方案,做到‘紧约束’‘精供给’,确保每一笔资金花在刀刃上。”浙江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指出。
针对线下报销存在的流程漏洞与监管盲区,“浙里报账”通过拆解业务环节,构建起全流程闭环监控体系,即系统以标准化节点设置强制校验机制,一旦发现经办、审核等任一环节操作缺失或不合规,则从源头阻断风险。
浙江省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基层财务人员对此深有体会:“过去人工审核报销单不仅效率低、差错率高,还常因发票重复报销埋下廉政隐患。如今依托‘浙里报账’平台,这些顽疾迎刃而解,资金支出管控更加精准规范。”
坚持廉洁高效 杜绝铺张浪费
《条例》明确,严禁无实质内容、无明确公务目的的差旅活动,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严格执行国内公务接待标准,实行接待费支出总额控制制度;严格按照规定配备专车,不得擅自扩大专车配备范围或者变相配备专车等。
对此,浙江省财政厅将各类相关规定的落实都与“浙里报账”的使用结合起来,杜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公款吃喝等铺张浪费和腐败行为。
以公务接待费用为例,“浙里报账”严格遵循《浙江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建设了公务接待场景,对相关标准进行管理和控制。
同时,“浙里报账”系统中还嵌入了预警和监测功能,各级财政如同拥有了一双“千里眼”,可在系统中实时监测同级和下级单位的公务接待资金使用情况,将“紧”的要求落实到每一次公务接待中。
此外,“浙里报账”还依据相关规定,将浙江省各行政事业单位举办会议活动、学习培训中的相关费用纳入了统一管理。
“各单位在报销时需要按照要求提供佐证材料,同时强化审批流程、层层把关。”浙江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指出,这种精细化管理模式,不仅节约了财政资金,更向社会展示了政府坚持廉洁自律、艰苦奋斗的决心。
优化流程提效 释放行政活力
据了解,浙江全省90%以上的行政事业单位已通过“浙里报账”将内控流程、费控标准、经费预算等财务要素与单位各项业务做了数字化深度融合。
这种数字化管控模式,“紧”抓每一个环节,“精”准保障资金安全,有力破解传统报销流程繁琐、资金监管滞后等痛点、漏洞,彻底改变了过去耗时长、跑腿多的报销模式,让公职人员从繁琐的报销事务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业务工作中,以高效的行政流程实现“精”日子。
以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为例,该指挥部位于新疆,覆盖阿克苏地区7县2市及兵团阿拉尔市,地理跨度十分大,传统纸质报销模式效率低,处理周期长,增加了时间和经济成本。
“若公职人员出差行程复杂,需要辗转多个地点,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票据和凭证,以往的报销方式整理票据和计算补贴难度很大,容易遗漏出错。”该指挥部的财务人员表示,如今使用了“浙里报账”,可以基于出行与住宿凭据自动生成详尽的公务出行报销单,极大地精简了报销流程,减轻了财务报销负担,可以腾出精力集中到本职工作中。
在广泛的应用实践中,“浙里报账”平台充分彰显了《条例》关于“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行无纸化办公”的要求,通过数字化技术促进跨地域财务管理的高效协同,实现“一地创新、全省共享”。目前,该平台已涵盖浙江全省1.8万余家行政事业单位、近165万名公职人员,串联起预算管理全流程,将财政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各级政府经济业务的“神经末梢”。
浙江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以“浙里报账”平台为依托,继续通过“制度+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既做到“紧”字当头杜绝浪费,又凭借精准管控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让每一笔财政支出都经得起公众的审视,实现从“紧”日子到“精”日子的转变。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