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从“纸单”到“掌端” “浙里报账”筑牢防腐“透明墙”
近日,在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办公室里,财务人员小李正在通过“浙里报账”平台处理一笔公务出差的报销申请。过去,这样的报销需要填写纸质单据,找多个领导签字,流程繁琐且耗时。如今,申请人只需在手机上提交相关电子票据和申请,系统自动完成审批和支付,整个过程透明高效,且每一笔资金流向都可追溯。“以前报销总担心流程不规范,现在有了数字化平台,不仅效率提高了,廉洁风险也大大降低了。”小李感慨道。
小李口中的“浙里报账”平台,正是浙江省财政厅在清廉财政数字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创新。自2021年8月上线以来,该平台已覆盖全省1.7万余家行政事业单位,使用人数近130万人。通过该平台的应用,浙江省财政厅不仅提升了财政财务管理的效率,还在廉洁风险防控和制度落实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数字化平台天然具有降低廉洁风险的功能。传统的财政财务管理中,纸质单据和人工审批容易产生漏洞,甚至可能被进行虚报、多报等违规操作。而“浙里报账”平台通过全程电子化操作,实现了从预算、执行、报销到支付的全链路贯通。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在系统中留下“电子痕迹”,任何异常操作都会被系统自动识别和预警。浙江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化平台的最大优势在于透明和可追溯,所有的操作都在系统中留下记录,廉洁风险无处藏身。”
在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方面,“浙里报账”同样取得了积极成效。通过费用异常预警提示、数据交叉碰撞等功能,实现各类公务支出透明化,压缩了“隐形账”“糊涂账”操作空间,以技术刚性筑牢了作风建设防线。这种将纪律要求、制度落实转化为系统流程的实践,有效防止了“四风”问题的隐形变异,切实推动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业务实际中落地生根。
“数字化平台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制度落实的载体。通过系统化的设计,我们将各项财政财务管理制度嵌入到平台中,确保每一项操作都符合规范,杜绝了人为干预和违规操作的可能性。”浙江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浙里报账’聚焦公务出行、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公务场景,将《浙江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浙江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实施办法》等制度要求嵌入到系统中,确保每一项经济活动都符合规范。”浙江省省级财政国库支付中心相关负责人具体介绍,平台在公务出行、会议活动、学习培训等高频应用场景中,严格遵循预算管理和费控标准,确保每一笔支出都在预算范围内,且符合相关规定。
此外,“浙里报账”平台通过打通财政内外部系统,实现了数据的贯通和共享,财政部门可以实时掌握每一笔资金的流向,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和高效使用。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是第一个使用“浙里报账”平台办理所有经济业务的省级单位。该局财务人员表示:“过去我们使用的财务系统与财政系统没有打通,数据无法共享,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现在通过‘浙里报账’平台,所有的经济业务都可以在线完成,数据实时共享,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也减少了很多风险隐患。”
从“纸质”到“云端”,“浙里报账”平台已成为浙江推动清廉财政建设的有力抓手。浙江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迭代完善平台功能,推动财政财务管理的透明化、规范化和高效化,为清廉浙江建设提供更多财政经验。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