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乐清财政支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描绘民生共富画卷
近年来,乐清财政大力支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紧抓农业节水工作的“牛鼻子”。2022年,全市共完成改革面积26.87万亩,完成491个行政村的“八个一”村级改革,财政累计发放精准补贴、节水奖励和项目建设投入超2600万元,受益人口63000余人。乐清已连续五年获得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绩效考核优秀,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助力“两个先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实行分类水价,提高节水精准化。统筹考虑作物类型、供水成本、水资源状况和农业用水户承受能力等因素,乐清因地制宜设计方案,探索实行农业用水分档分类水价,建立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其中,以典型灌区为主要依据,结合分区情况,在用水计量终端分类计价,虹柳平原蓄提灌区粮食作物灌溉水价0.06元/立方米,经济作物灌溉水价为0.50元/立方米;大荆山区引提灌区粮食作物灌溉水价为0.05元/立方米,经济作物灌溉水价为0.13元/立方米;清江丘平提蓄灌区粮食作为灌溉水价0.04元/立方米,经济作物灌溉区水价0.25元/立方米,逐步形成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管理模式。
二是落实奖励补贴,带动节水积极性。市财政牵头出台了《乐清市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办法(试行)》,办法在完善水价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与节水成效、调价幅度、财力状况相匹配的精准补贴机制。根据规定,精准补贴标准20元/亩,节水奖励标准按照考核结果分为1、3、5元/亩。2022年,全市共计下发精准补贴资金537.38万元,节水奖励资金80.6万元。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在发挥水价促进节水杠杆作用的同时,维护农户合理用水权益,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全市农民节水、护水意识入脑入心。
三是助力乡村振兴,立足民生新跨越。乐清通过农业综合水价改革,提档升级小型水利工程,促进生态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农民富裕都取得了巨大进展。结合全域“美丽幸福河湖”创建,将农田水利资源与和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共富共享样板。在财政配套支持下,该市清江镇北塘村现代农业观光园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将农业节水建设和农旅融合发展紧密结合,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实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节水型社会建设”新模式,实现精准节水,推动节水型社会创建,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有效促进了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