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财政“三化”强力推进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
近年来,温州市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规范财政资金存放管理的决策部署,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探索实践“多方协同、科学评价、引领撬动、全域监管”的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温州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坚持协同化推进,夯实资金存放基础。修订出台《温州市级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实施细则(修订)》《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评标标准》等文件,对适用资金范围、存放遵循原则、银行参与条件、评委评审方式和竞存实施流程等内容作出详细规定,从源头上构建全流程规范运行、全链条环环相扣的管理机制。整合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25个社会保险资金和专项资金,在保障社保基金支付能力的前提下,动态研判各类险种收支结余情况,构建财政资金竞存“资金池”。进一步提升医保基金市级调配力度,做大可竞存资金规模,持续激活各类社保闲置资金效益潜能。建立与人行、银保监、税务等部门数据共享共用机制,打通各部门系统间的数据壁垒,系统构建四大维度综合数据库,实时呈现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率水平、服务水平、经营状况等数据,推动数据共享高效便捷、运用全域贯通。
二是坚持立体化评价,建立科学量化体系。紧扣市委、市政府支持培育的重点行业和领域,更新完善乡村振兴、民营小微企业等经济贡献评价指标,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聚焦政府所需、企业所急,持续加大相关产业和领域贷款投放力度。除利率水平指标由银行现场报价获取外,其他指标全部采用金融监管部门等第三方数据,最大限度排除主观评分因素,有力保证指标数据的客观性、权威性和有效性,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投标评标氛围。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实时掌握各投标银行最新业绩数据,为评标专家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依据。
三是坚持闭环化监督,涵养清正廉洁作风。始终把“公开透明”作为公款存放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每期公开招标均邀请派驻局纪检组全程现场监督,确保投标评标全流程依法依规、公平公正。持续推进内控制度建设,优化资金使用程序,在全局范围开展内控管理交叉检查,尤其对涉及资金管理部门实行不定期重点检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管理。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率全省之先开展财政资金网上招标试点,创新打造公款网上招标平台,将招标发布、投标报名、投标、开标、评标、中标结果确认等竞争性存放的全流程从“线下”搬至“线上”,实现各环节留痕可溯,在防范利益输送、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