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浙江财政新闻联播

浙江省温州市财政打造“三仓融合”资产
共享共用平台服务变革型组织建设

  去年以来,市财政局围绕变革型组织建设,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进业务变革和能力变革,打造以实体仓为基础、虚拟仓为支撑、罚没仓为补充的“三仓融合”资产共享共用平台,构建现代财政管理“驾驶舱”,实现整体智治、高效协同、闭环管理的财政治理新模式。《浙江日报》“数字化改革”专栏和《学习强国》、新华网等十多家国家级媒体先后报道和转发。其主要做法是:

  一、依托数字化改革,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公物仓。数字化和智能化是变革性组织的重要特征。该局在全省率先开发应用基于“资产云2.0”的政府公物仓(共享共用机制)平台项目(一期),实现业务流程“网上运行”、资产信息“一键查询”、仓储状态“实时公布”。其中,实体仓进出库实现与资产云2.0无缝对接,并开设借用模块业务;虚拟仓用于大屏信息展示和共享,方便供需双方直接对接,实物还是存放在原单位,包括一些不方便搬运的闲置办公家具和大型仪器设备等。如市人力社保局下属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通过信息平台得知市金融办搬迁后有闲置办公家具,通过申请顺利调剂到了一套会议桌椅,这样就省去了进出仓的流程,非常简便。根据驻市行政管理中心单位实际情况,指导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建立虚拟公物仓分仓平台,共同致力资产共享共用重大应用场景建设。此外,罚没仓也为全省首创。

  二、服务专班运行,推动中心工作高效运转。专班化和协同化是变革型组织的重要手段。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和推进中心工作,有时需抽调人员、组建专班。但工作专班作为临时机构,购置资产容易造成重复浪费。为此该局出台《温州市市级政府公物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临时机构(工作专班)、重大会议、大型活动等一次性资产购置的,优先从公物仓借用,并由市财政局资产管理中心和借用单位严格签订借用协议,明确归还日期及发生非正常损毁的赔偿责任。自去年5月办理全省首例公物仓出借手续以来,至今已为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亚运会筹委会办公室、争创全国首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专班等多个临时机构办理公物仓资产借用手续共7起,促使旧资源再生新效益。如公物仓没有合适资产、确需配置的,要求专班工作完成后须移交公物仓集中管理、调剂使用。

  三、用好共享理念,把党委政府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建设变革型组织,关键要改变理念。该局通过把公物仓管理和资产共享共用要求写入市委市政府厉行节约过紧日子相关文件、出台资产配置负面清单,利用财政预算绩效考核,对年终盘点拒不移交相关闲置资产或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资产调剂的部门单位予以扣分,并采取发放行政指导书、下年资产配置计划扣减等方式,督促部门单位切实改变重资金轻资产、重配置轻绩效的观念,强化勤俭节约意识,提高执行力和遵从度。据统计,2021年全年共入仓109笔、1517台(件),出仓26笔、291台(件),报废处置118台(件),2022年资产配置计划从公物仓调剂11笔,合计节约财政资金约800万元,在规范闲置国有资产管理、节约行政成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深化与国企合作,推进公物仓专业化运作。变革型组织要求自我变革、创新驱动、灵活适应和高效运行,财政部门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公物仓管理需要有实体仓库用于存储,日常管理和维修、调试、运输、搬运、处置等大量事务靠财政部门难以完成。为确保公物仓可持续运行,该局借力发挥,在全省率先和承担集中报废资产定点回收任务的市国资运营公司下属企业合作,利用该公司专业化设备、专业化场地和专业化团队力量,通过购买服务、签订协议明确职责划分,统筹做好集中报废资产回收和公物仓运维工作,提高了公物仓资产调剂和处置效率,特别是去年协助有关部门出色完成信创设备集中替换工程任务。同时,针对罚没物品处置慢问题,在全省率先制订《市本级政府公物仓对部分罚没物品集中处置试点方案》,探索承接市纪委(监委)、市场监管局、交通运输局等试点单位一般性罚没物品的集中处置工作,在做大公物仓业务的同时为财政收入作出贡献。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2年0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