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财政盘活“冬眠”资产推进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为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今年以来,舟山市财政以抓牢不动产管理为主线,以加强报废资产管理为节点,逐步形成“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管理模式,确保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规范透明高效开展。
一是织密“管理网”,让闲置资产“活”起来。拟定《舟山市市属行政事业单位不动产集中管理工作方案》,明确“全面清理、分类实施、分步推进”的集中管理原则,将闲置、出租等非履职所需的不动产划转给国有企业集中管理,共涉及各类房地产、在建工程等近476处,建筑面积11.32万平方米。同时,按照“尊重历史、可办尽办”原则,做好权属确认和转移登记工作,目前已完成第一批98处不动产划转工作,第二批146处不动产已正式下发划转文件。
二是摸清“家底数”,让国有资产“晒”起来。全面排摸梳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以4月底为基准,组织开展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通用设备资产清查工作,并积极推进督查整改,督促单位及时核销报废、损坏资产,做到资产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经盘点统计,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实有资产数量20.8万余件(台)、涉及金额4.9亿元,盘亏0.9万余件(台)、涉及金额0.16亿元。
三是完善“处置线”,让报废资产“转”起来。推广报废资产集中处置模式,将普陀区行政事业单位及市城投集团所属企业的国有报废资产纳入集中处置范围,并积极与定海区对接,逐步形成国有资产集中处置“本岛一盘棋”,为下一步市、区间国有资产共享调剂等打好基础。2021年,定点企业市城投集团已累计完成报废资产回收800批次,涉及行政事业单位200余家,组织网上拍卖14批次,实现收益近280万元,切实提高报废处置效率,提升报废资产处置收益。
发布日期:2022年02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