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浙江财政新闻联播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财政:数字赋能
实现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全覆盖

  为保障国有资产完整和安全,针对国有资产点多、面广、线长、难管的特点,余杭区积极响应全省数字化改革要求,巧用“加减乘除”法,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国有资产管理。将辖区内镇街土地、房产、办公设备、无形资产等四大类资产建档入册,并植入街道数字治理大脑“数字驾驶舱”和资产云2.0系统,实现人、房、物的数据整合和智慧分析,打通“线上+线下”两个层面,为国有资产长效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一做加法,促进国有资产账壮大扩容。按照“应统尽统、不重不漏”的原则,余杭区组织辖区内12个镇街及所属单位进行国有资产清查盘点,内容涵盖银行账户、办公设备、公车、房产、债权债务、工程建设项目等。借助高空瞭望哨系统,通过以物查账、以物对账,实现“账实”相符,并将全部资产归集街道“数字驾驶舱”和资产云2.0系统,实现人、房、物的数据整合和智慧分析。同时在摸清镇街家底和存在问题基础上,一方面组织有关镇街开展国有资产清退追缴专项行动,该划转的划转,该清退的清退、该罚没的罚没,把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另一方面对部分产权事实不清晰的资产协调各部门做好确权办证工作,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二是做减法,落实三个一简易管理办法。为加强国有资产常态化管理,余杭区创新方式方法,落实“三个一”简易管理办法,做到家底清、底数明,杜绝账外资产和资产流失。“一张总图纸”:针对部分镇街反映现有土地边界划分处于模糊状态,委托专业测绘公司对征迁、城建、经发等各部门涉及用地项目进行图纸整合,在此基础上予以归档,实现一图在手、土地全有。“一张示意图”:针对办公设备种类多、数量大、流动性强,容易出现随意变动及遗失等问题,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出发,创造性开展“三定示意图”办公设备管理办法,定位置、定清单、定责任人,并要求镇街定期抽查复核,规范办公设备管理。“一个小程序”:设计开发微信小程序,对所有租金合同全部梳理上线,可随时查看所有租户、租期、租金等相关信息,同时还设置了租金收缴提醒功能,规范后续租金催缴管理。

  三是做乘法,实现租金收益倍数级增长。2019年7月开始,余杭区实行国有资产处置交易网络公开竞拍,通过公开网拍的方式实现街道国有资产交易公开、公正、透明,有效遏制交易中权力寻租。同时,镇街所有租金收入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统一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并按照一定比例上浮递增,做到应收尽收,实现租金收益倍数级增长。据统计,2021年1-10月,余杭区镇街上架拍品148件(分区前18件,分区后130件),内容涉及房产处置、房产租赁、土地租赁、废旧资产处置等,其中成交123件(分区前24件,分区后99件),成交率83.1%,成交金额2375.64万元(分区前72.53万元,分区后1650.32万元),平均溢价率:62.9%。

  四是做除法,理顺资产全链条动态监管。余杭区从制度入手,理顺资产管理体制机制,所有资产归集资产办统一管理,减少分管中间环节,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同时从资产的购置、使用、转让、报废、出租出借等各个环节实施动态监管,构建一条从“入口”到“出口”全过程的国有资产管理闭环。一是严把资产配置关。推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严格按照规定配置资产,杜绝资产配置贪大求全、铺张浪费。二是严把资产使用关。健全资产使用管理制度,督促镇街加强资产日常管理和维护;对土地、房产出租出借及使用,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执行“一把手、一支笔”审签。三是严把资产处置关。规范单位资产处置行为,对实物形态已消失、账面价值未处置的资产重点关注、及时核销,避免虚增账面资产;对报废资产重点关注残值处置收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闲置资产重点关注盘活利用,促进资产保值增值。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