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临海财政:夯实共同富裕之基
三个“政策+”保障粮食安全
2020年以来,临海市通过加大种粮政策扶持、引进规模养殖项目、打造特色农业经济等措施,全面激活增产保供新动能,保障农产品市场有效供应,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临海市已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获“2020年度省产粮大县”称号。
一、“政策+扩面”,确保稳产增量。探索推广新垦水田种稻、山区梯田种稻、旱粮种植等多种耕作模式,确保规模种粮补贴标准高于上一年标准、连作晚稻补贴标准高于早稻补贴标准、储备粮订单奖励不低于上一年标准、早稻订单奖励标准不低于省级储备粮订单奖励标准,稳定全市粮食产量。2020年,全市共发放规模种粮补贴资金3365.56万元、补贴面积17.87万亩,分别同比增14.6%、10.8%;多种耕作模式新增面积7300余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7.79万亩、总产量11.34万吨,同比分别增加3.4%和2.7%。
二、“政策+示范”,确保稳产提质。制定《临海市2020年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实施方案》,对省、市级示范方给予补助,对优秀示范方(户)进行奖励。依托全国主要农作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平台,建成一批农业“机器换人”示范镇和示范基地,提升高效植保、谷物产地烘干、秸秆处理等机械化能力和水平,探索推进农机数字化发展和应用,强化绿色高产创建和“机器换人”的示范带动作用。2020年,全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87.21%,共创建粮食示范方和示范田块23个,示范面积8011.18亩;水稻示范方平均亩产比面上增187.3公斤,最高单季晚稻示范方平均亩产达910.8公斤,辐射带动面上实现均衡增产和绿色增效。
三、“政策+储备”,确保稳产保供。出台粮食收购、产销合作、产业发展等扶持政策,制定地方储备粮管理、实施放心粮油工程等办法,完善市场调控、监测预警、应急保障等体系,全方位守好粮食供应底线。投建粮食储备中心并推进智能化建设,全面实施“四散化”(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实现粮食流通现代化,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开展多形式粮食产销合作,推进区域互补。2020年,全市共拨付储备粮轮换差价、政府订单奖励等财政资金3802.7万元,投资2.7亿元建成粮食储备中心,引进5家粮产区粮食经营大户进驻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与3地产粮区签订粮食产销合作意向协议,与吉林通化签订对口合作协议。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