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黄岩财政:让“空心村”枯木逢春
黄岩区财政打造“三驾马车”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近年来,黄岩区财政局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多维度发展,持续增强乡村造血功能,充分激发乡村人才、生态、旅游活力,助力该区实现“空心村”到美丽乡村的蝶变,为乡村全域振兴开辟更多“源头活水”。
一、实施人才振兴,培育乡村“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的主力军,该区坚持把人才振兴放在首要位置,鼓励人才回乡,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套餐”,设立30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支持保险机构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优质保险服务。同时,鼓励发展“互联网+农业”,对通过各种网络平台,以B2C、C2C形式销售黄岩本地优质农产品的,销售金额20万元—100万元的分档奖励1万元—10万元,销售额每增加100万元再奖励10万元,最高限额30万元。2021年,该区财政共计投入212万元用于农民技术培训,培育高素质农民120人,实用型人才770个,使之成为该区西部乡镇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导力量。
二、实施旅游振兴,激活发展“增长极”。该区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巧用节庆造势,积极整合农业、人文、生态等资源优势,有力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助力“空心村”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如该区平田乡在以500亩高山茶园为基础,打造农旅融合的“山野天露”,让游客在露营中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吸引游客前来打卡。截至目前,该露营基地共吸纳30余位当地村民就业,采茶季会时达到100多人,并带动附近村民的枇杷、杨梅、竹笋等旅游土特产销售。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该区乡村旅游接待14万人次,累计创收980万元。
三、实施全域协作,同心共筑“致富路”。实行“小橘灯”暖心工坊,推进“东厂西扩”行动,以全域协作为抓手,推动资源要素上山下乡,鼓励在东部的企业,将部分需要手工加工的生产环节,挪到西部山区,让村民能够就近挣钱的同时,进一步节省企业成本,共同撬动乡村全面振兴。截至目前,该区财政共计投入200多万元支持“小橘灯”暖心工坊,已有54个行政村建起了“小橘灯”暖心工坊,贡献经济产值达600余万元,为当地乡村提供400多个就业岗位,实现送项目到村、送岗位到户、送技能到人,真正实现“点亮千户窗,温暖百姓家”。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