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义乌财政:“四项机制”
推进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落到实处
近年来,义乌市财政局持续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通过反馈整改、预算挂钩、绩效问责、绩效报告四项机制,不断倒逼预算单位落实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推动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一、落实绩效报告制度,为决策提供参谋。全面争取市委市政府对绩效工作的支持,建立专报通道专题向市委市政府汇报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为上级决策提供参考。加强与人大、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交流沟通,将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线索移交相关部门,形成多方联动、多元监督的工作体系。
二、落实预算挂钩制度,为预算提供依据。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相结合,下一年度中对绩效表现优秀的政策、项目优先保障资金,对绩效一般的政策项目按需核减预算,对低绩效项目、政策一律暂停安排资金。在2021年度部门预算编制中,义乌市对上年度绩效评价等次一般和较差的政策项目压减预算25%以上,取消整合项目3个。
三、落实反馈整改制度,为整改提供思路。针对资金使用欠规范、基础数据不清晰、管理制度不健全、项目实施进度慢等问题,统一制定抽查复评和重点绩效评价问题清单并及时反馈被评价单位或主管部门,督促部门及时完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落实整改责任。2019年以来,除开展单位自评和抽查复评外,共对17个重要政策项目、3个部门整体和5个镇街(平台)财政运行情况开展重点评价,涉及资金85.87亿元,其中发现问题221个,提出整改建议128条。
四、落实绩效问责制度,为监管提供线索。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全市部门效能监察的重要内容,联合市作风办、市纪委、督考办等对绩效评价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予以通报督办。2020年,建立起绩效评价问题整改反馈联合督查机制,多次发放督查通报,有力推进全市层面财政资金绩效管理。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