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永康财政:流程优化助推工伤一件事改革
工伤预防难、就医烦、报销繁、纠纷多等问题常常让企业和职工感到困扰,为解决此类问题,永康市率先开展工伤“一件事”集成改革,探索构建“预警防控、快速急救、集成服务、多元解纷”全闭环工伤智控体系,在2020年度浙江省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评选中,获评为优秀实践案例。
一、预警防控,源头预防。建立“工伤智控管理平台”,分区域、分行业汇总建立工伤事故数据库,实现数据“归集—梳理—分析—研判—预警”一体化运行,推动工伤预防从“业务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以开展“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试点和获得省振兴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改造)财政专项激励为契机,推动关键工艺装备数控化、自动化,有效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率。实行工伤保险浮动费率制度,倒逼企业增强工伤预防和安全生产的主动性、自觉性。
二、快速急救,完善医疗。建立“就近医”治疗网络。实现工伤定点医疗机构全覆盖,方便工伤职工就近就医。开通工伤就医“绿色通道”,免除挂号、缴费等环节,让工伤职工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治。推行“无差别”治疗费用。利用“工伤智控管理平台”开展大数据分析应用,统一各类肢体伤的治疗费用标准,推动构建以治疗效果为核心的良性竞争机制。开通“零垫付”治疗通道。明确工伤治疗费用由工伤定点医疗机构先行垫付,2020年财政补助7400万元工伤基金,确保社保经办机构按月结算返还,预计每年减少企业垫资3000万元以上。
三、集成服务,提升体验。实现“简化办”、“网上办”、“协同办”。建立一体化办理机制,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支付“三件事”集成为“一件事”。申请人只需在平台提交工伤“一件事”办理申请表即可全流程线上办理,全过程智能留痕、追点查位,确保依法认定、阳光鉴定、精准核算。各部门加强数据共享、协同审批,办事效率明显提升,部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伤残等级不高的工伤案件平均办结时间由67天压减至32天。
四、多元解纷,促进和谐。构建“三级联调”体系。构建行业、镇、市“三级联调”体系,为工伤职工提供咨询、援助、立案、调解、仲裁“一条龙”服务,实现“分类处理、联动调处、一站式化解”。完善工伤矛盾纠纷裁审快速调处机制,探索构建劳动仲裁立案调解“5+3”模式。推动矛盾线上化解。联通“工伤智控管理平台”与矛盾纠纷在线化解平台、移动微法院,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次”。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07日